第三章 登陸(1 / 2)

特遣艦隊緩慢加速,逐步進入躍遷速度準備進行空間跳躍。

進入宇宙時代後,隨著人類在宇宙中疆域的日益擴大,人類發現在遼闊的太空中有些天然形成空間窗。通過空間窗可以進入亞空間,亞空間裏沒有時空特性,換句話說進入亞空間後相對於我們生存的宇宙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亞空間雖然稱之為空間,事實上是時空扭曲造成蟲洞,是一種能量通道。不能理解為廣泛意義上的實際存在的多維空間。進入亞空間,現實中所有存在的一切是都將轉化為某種未知。通過某一個空間窗進入亞空間從其他不同的空間窗穿出就形成了空間跳躍。

相對於普通人來講就像通過一扇門,我們僅僅是從門裏跨到門外而已。沒有過程,沒有消耗時間,也沒有穿越空間的感覺。

亞空間的存在是人類科技無法解釋的,如同遠古神話的諸神,人類宗教的信仰,都是玄之又玄的東西。

空間窗可能連接若幹其他空間窗,也可能隻連接一個空間窗。通過各個空間窗人類構建了的星際航線,以維係人類日益龐大的疆域。也是通過空間窗體係形成人類各國的星際疆域,控製空間窗越多相應實際控製的星域就越多。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空間窗都有實用價值,空間窗的大小限製了能夠通過的物體的大小。不同大小的空間窗通道形成不同地位的星際航線,將星際航線分為主航線與次要航線。

在空間窗的基礎上,人類研究出了空間門。人為地製造出一條通過亞空間的跳躍通道,當然人造空間門相對較小,不能通過比較大的飛行器,維係這樣的空間門也要消耗大量能源。

以空間窗為中樞,人造空間門為支線,人類為自己的文明建造了龐大複雜星際航行體係。

特遣艦隊卻不是采取空間窗或者空間門進行空間躍遷的。安諾基附近沒有天然的空間窗,當然作為一顆新發現的生態星更不可能修建過空間門。而是采取通過星際探索隊提供空間坐標,經過複雜的空間運算,整個艦隊逐漸加速到空間躍遷速度,直接破開空間進入亞空間的方式進行空間跳躍。

這樣的躍遷方式是有其局限性的。第一、能量消耗巨大,不適合大量使用;第二,這種躍遷方式對空間飛行器的要求比較高,需要特製的太空飛行器;第三,無論是躍遷到地點還是躍遷出發地點,都需要詳細的空間數據和廣闊的空間環境,否則有一絲誤差或者其他星體的幹擾,躍遷失敗到沒有什麼可萬一跳躍到恒星或者星際天體中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采取這種躍遷方式的除了軍方和部分政府船隻外也隻有一些大財團才用得起。

特遣艦隊根據事先設計的躍遷路線一步步接近安諾基行星。

易樂祥看著金屬艙壁上方的原子鍾默默的計算,他們已經在運兵艦上待了三天了。

看看四周,在這樣密閉的環境中,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情緒也都有些低沉。運兵艦不同於其他星際戰艦,為了保護士兵的安全,全艦都被厚厚的裝甲包圍。運輸艦中的士兵就如同坐在一個鋼鐵罐頭裏實在談不上什麼舒適。沒有舷窗看也不到外太空的風景,百無聊賴的兵士們,除了無聊的一遍又一遍的檢查著自己的武器實在沒有其他事情可幹。

易樂祥性子比較慢,在這樣的環境他卻有些自得其樂,看著身邊被憋得的團團轉的“暴熊”不由得暗暗偷笑。

十七天後,艦隊到達安諾基外太空軌道,卻沒有發現探索隊的太空艦隊。情勢一下子緊張起來。

艦隊派出偵察艦對安諾基行星進行全麵掃描,收集信息建立全息沙盤。

“曙光”號指揮艦上,作戰室中安諾基星球的全息影像隨著偵察艦隊的掃描一片一片亮了起來,影像也越來越清晰,參謀們也正忙碌的逐區進行著分析。

卜雲中將以及其他幾位將軍的臉色也越來越陰沉,隨著掃描區域的擴大,不時可以看到戰艦墜毀的殘骸。探索艦隊已經全軍覆沒,不過太空中沒有發現星際戰鬥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