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青出人意料的練氣有成,結成金丹,讓他欣喜不已,於是修道之心更加熾烈,但此時,他的師父已經無法再指點於他,一切隻能靠自己摸索。金丹已經築成,氣貫全身,精氣內斂,各種神通也開始顯現,如過目不忘,一目十行,力大如牛,很快閣皂山的道藏被他印如腦中,依靠自己的探索,他開始繼續修煉。
但是修仙煉道畢竟風險極大,沒有師父的護法,很容易出問題,他就在金丹化嬰的時候出現了問題,金丹碎,元嬰成,可是身體受不住強大的能量,瞬間毀滅,元嬰逸出,竟在迷糊間,投於一個不知名身體中,醒來一看,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世界,自己也變成了大旗國正道武林八大派之一恒月穀掌門人淨月真人的第五弟子,名字也不叫譚明,而是成了譚青。
過於真實的感受叫人匪夷所思:假若身體裏是那譚明的靈魂,偏偏又沒有抹掉譚青的記憶;假若隻是一場怪誕的夢,卻能清楚的感覺到自己就像是換了一個腦子、換了個人--一年前,他資質魯鈍,心性平庸,就連本門基礎的十三套劍法也沒有練全,總是學了這招卻忘了那招,好不容易記熟了整套劍法,卻隻是死記硬背,隻能按部就班地從頭使到尾,假如一旦打亂順序就使不出來了;現在的他卻頭腦靈活,穎悟絕倫,不僅劍法大進,而且能夠舉一反三,各種武學精義信手拈來,俯拾皆是。
最令譚青不可思議的是現在的他似乎能洞徹人心,對人心鬼蜮了若指掌,人情練達,世事洞明。
現在譚青對於自己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周公,自己是譚明還是譚青都不關心,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在現在的世界能否重修仙道,長生不老。譚青現在對長生不老,不再是嗤之以鼻,反而是堅信不移。
因為半年前,他在恒月穀中藏經閣內發現創派祖師清平真人留下的的一幅手劄,這幅手劄是摻雜在一些奇聞異事的典籍之中的,若非他想徹底了解自己身上的異狀,將藏經閣內的雜書幾乎翻了個遍,也不會注意到這一幅紙張舊的幾乎都要碎了的祖師手劄。
清平真人的記事手劄不是用大旗國文字寫的,而是用一種譚青從未見過類似符文狀的小篆形態字體,慶幸的是清平真人在手劄的最後竟用大旗國的文字將符文字體全部注釋翻譯了一遍。
這一幅祖師手劄上記載著清平真人身世來曆的一個驚天大秘密,原來清平真人並不是大旗國人,甚至不是大旗國所在的這片“困靈之地”的人。“困靈之地”是清平祖師自己對大旗國所在的這片地域的稱謂,清平真人將此地稱謂“困靈之地”,是因為此地能夠將一切包含靈氣靈力的東西,包括修仙者本人的靈氣靈力禁錮,修仙者一旦淪落到了此地,就會失去法力感應,無法調動本身哪怕一絲的靈力,就會一切法力神通皆失,這樣修仙者也就被打回原型變得和凡人一樣,所以清平真人將此地稱謂“困靈之地”。
而清平祖師就是意外淪落到此地的修仙者,而且修為還達到了金丹初期的境界。他隻是在一次尋常的秘境尋寶的過程中,不慎觸發了秘境中不知名的陣法禁止被傳離秘境時,在傳送過程中出現意外才會誤入此地的。
當年清平祖師來到此地並未發覺此地異常,當發現此地的怪異之處時,一身法力已經被禁錮住了,法力神通皆失,縱使任憑他想盡各種辦法,用出百般手段,也沒有辦法恢複一絲法力。
清平祖師雖然無法運用法力神通,但是憑借著其修煉到結丹期且經過幾次洗髓伐脈的強大肉體,和修仙近三百年見識,之後數十年,幾乎踏遍了整個“困靈之地”百萬裏疆域,出入不下數百個險地絕域,曆經千難萬險,數次險死還生,想尋找能夠離開此地的方法,結果令清平真人大失所望。
清平真人心灰意冷之下,就在這滁州的衡越山上開創了恒月穀一脈,憑借一手精妙絕倫青萍劍法和自創的"紫意長青功",一時間打遍天下無敵手,壓服天下各派絕頂高手三十餘年,將恒月穀發展成為大旗國八大正道之一,距今已過了三百餘年。
雖然清平真人沒有找到離開此地的真正方法,但是經過數十年的潛心探索,仔細研究推測,“困靈之地”可能是被上古大能之士用“芥子化須彌”大神通開辟的芥子空間,隻不過這個芥子空間,不是用來輔助修煉和培育各種靈草仙藥的,而是被其主人用大神通布下了高深陣法禁止,隔絕禁錮一切法力神通,用來鎮壓同樣身懷大神通的對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