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穩,過一年兩年,就可看到你成為縣裏的大功臣。想想真有些羨慕。”
“文姐,要不跟縣長說說,我們對換?不過政府這一大攤子我還真施展不開,經管局那邊工作要單純些,就算沒做出成績,日子可比你這混著舒坦。縣長將你放到這位置,那也是看準文姐的組織協調能力強。”石穩說。
“縣長,難得石穩今天過來,聚一聚?”文怡芳說。
“行啊,中午一起吃飯,索性看看書記是不是有空,我們一起先去見一見書記。”
吳德慵手頭的工作恰好不多,接到楊衝鋒的電話,就笑著請楊衝鋒到縣委去。兩人雖然在電話裏說,卻都感覺到彼此的那種善意。楊衝鋒說要將石穩帶去見他,必然和縣裏經濟方麵的工作有什麼進展,才會帶人給他彙報的。對縣裏經濟工作,吳德慵有著很強的期待,有了突破就可能將目前柳澤縣裏的僵局打開。
到縣委,先見趙曉勤,兩人之前說要聚一聚,卻一直都沒有實現。楊衝鋒說“趙哥,都說了要聚一聚的,到底老哥哪天有空?要不就今晚吧。”
趙曉勤是縣委辦主任,雖說手裏話語權不小,但自己的時間卻不自由,隨時都要聽吳德慵召喚,必定要確定吳德慵沒有事找他了,才能出去自己應酬。工作的時間,和秘書有些類似,當然秘書不能和他相比。趙曉勤就苦笑一下,說“這時哪能定下來?到旁晚我看情況吧。”
“等你。”楊衝鋒雖說要應對的方麵比趙曉勤對,但時間卻要自由,除非有上級領導到來,或者吳德慵找,其他的大都可以推辭掉的。
進到吳德慵辦公室裏,趙曉勤才走開。見楊衝鋒和石穩到來,吳德慵臉上掛著笑,要將他那種心態表示出來。楊衝鋒到縣裏四五個月了,雙方在各方麵都很融洽,要是保持下去,彼此平和相處,就能夠給全縣的工作釀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
坐下後,吳德慵看著兩人,一種心領神會的樣子靜等著楊衝鋒說話。楊衝鋒卻先取煙出來,散給吳德慵和石穩,石穩立即將火打燃給兩位領導點煙。抽了一會,楊衝鋒才說“書記,今天我們來,是想跟書記討些計策來的。”
“怎麼,這一段時間來,縣裏工作不是挺順利的嗎,遇到阻力了?”吳德慵立即表現出關心來,楊衝鋒到柳澤縣後,基本上按照之前既定的政策卻做,在政府體係裏,也沒有什麼動作,這時吳德慵最希望見到的。要是新縣長到了,要行使新的一套,燒幾把火折騰立威,對目前的了這些說來,那是很難承受的。
“說是阻力,也算得是吧。到縣裏幾個月來,總覺得不能夠找到什麼突破口,有種用力使不上的感覺啊。今天就是來想老領導指點迷津來的。”楊衝鋒說,和吳德慵之間,兩人相互了解比較深,也不會為這幾句話,吳德慵就將楊衝鋒看輕看淺了。
吳德慵沉吟了一會,才說“衝鋒,要說經濟方麵,你是專家級別的。隻是具體到縣裏的情況,那要特殊一些。全市這一年我們橫向比,就算很不錯了。當然,柳河縣今年有酒廠,大步前進那也是情理之中。他們得到多少資金的投入,你比我了解內情吧。”說到這裏,吳德慵拿起茶杯像是不經意地喝茶,可實際點了點楊衝鋒在柳河縣拉到這麼多的資金投入,而柳澤縣目前卻沒有什麼起色。這話不能直白地說出來,點到後,相信都會明白的。
放下茶杯,吳德慵繼續說,“縣裏的情況實際和其他市縣情況類同,當然,我們不能就此滿足現狀,我對你很了解,對工作的執著和進取心,不作出些成績來會誓不罷休的。說說看,都準備從那些方麵入手?縣委這邊也好配合政府工作。”
“書記,縣裏農村工作沈縣抓得很紮實,估計今年秋會有喜人的收成。經濟這邊,到目前工作進展不如人意啊。”楊衝鋒說後,對石穩看了眼,“石穩到經管局後,做了大量的工作,對縣裏目前的狀況研究的很全麵,他們在招商引資方麵積極地工作。這裏有一份東西,是他們的工作成果之一,我看了看,還是有很多感觸的。想請書記先看一看。”說著將石穩準備的關於柳澤縣招商引資優惠條件做成的文件初稿,遞給吳德慵。
接過看了文稿,吳德慵也沒有細看,掃了幾眼,說“這是好事啊,我們縣在這方麵的工作是落後了些。衝鋒,你有柳河縣那邊的經驗,好好把把關,拿出成熟稿後,我們到常委會裏討論,定下來後就作為永久性的條例,政策要有連續性,要有強力保障,商家看著也才會放心。”
“我們會根據書記的意見落實成文的,石穩,具體工作中,要按書記這種大局觀來指導,條文裏也都要貫徹這種精神。”楊衝鋒說,石穩就應著,吳德慵接著又提了幾條粗框架,石穩在筆記本上都記下來。
說過這事後,吳德慵轉過話題,問起楊衝鋒對鋼業公司的看法。鋼業公司是吳德慵的另一個自豪點,柳芸煙廠沉寂後,隨即抓住時機,組建鋼業公司取得重要好的成就,讓吳德慵心裏一直都引為自豪的資本。
這幾個月來,楊衝鋒已經讓齊思偉通過銷售渠道對柳市地區進行大範圍地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這些數據表明,鋼業公司目前的運行,已經達到那種接近飽和的狀態,而外來同類產品對市場的競爭也越見強烈了。
“書記,鋼業公司有這樣的輝煌,那是書記有大眼光,找到潛在的商機,立即變為生產力,就發揮出這樣巨大的效益來。要沒有鋼業公司一力支撐,柳澤縣的困境就會落後將近十年吧。”楊衝鋒說。
“縣長說得很準確。”石穩也說一句。
“主要要研究鋼業公司今後的發展方向,鋼業公司在今後十年的發展裏,該做什麼樣的努力。才是我們這些人要下大力氣去做的。”吳德慵說,臉上雖沒有那種激昂,但那種喜色卻掩飾不住,流露出一些來。
“書記,鋼業公司從目前看,在全市同類企業裏占第一的位置,無論是產品品種、產量,還是市場占有率,都遠超過其他縣的一些小廠,這是我們的優勢。”
“是啊,之所以有這樣的優勢,關鍵的是我們作出了規模,規模就是優勢啊,這時我們還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
“書記看得非常準,”楊衝鋒知道吳德慵有心要將鋼業公司的規模再擴大,他這樣說,也就是在爭取得到楊衝鋒的支持,“廠小了,產品再好也發揮不出優勢來。書記,目前鋼業公司還要從第二個方麵多下工夫,那就是產品的質量,到一定規模後,品質就是生命力啊。”
吳德慵聽楊衝鋒說著話,心裏就有些不順,麵子上沒有什麼表示,但說話的餘望卻少很多。
從縣委裏走出來,楊衝鋒感覺到有一種無奈。吳德慵比以前要敏銳了些,對不同的看法反應比之前要強烈。或許是因為對自己寄予的期望比較大,認為自己肯定會讚同他的觀點?對鋼業公司的情況,楊衝鋒經過這近三個月的工作,收集了不少材料和數據,當然,這些東西楊衝鋒覺得沒有必要給吳德慵看。
數據中,充分顯示出鋼業公司的內部整頓工作,比向外擴張更迫切。而這時擴大生產,看起來會有好處,但內在的隱患就更大了。書記對這事實怎麼想的?感覺到吳德慵對鋼業公司了解得比較全麵,這些情況也讓齊思偉做成書麵材料往廠裏遞交,可他卻回避這一點。是什麼意思?
表麵上楊衝鋒沒有表露出任何想法,就像受到很大益處似的離開縣委。
吳德慵將楊衝鋒送到樓梯口,才往回走,進了辦公室裏,將石穩那份文稿取出來再看,卻看不進去。心緒浮動起來,又回想起楊衝鋒的態度來。本以為自己一提鋼業公司的擴建,楊衝鋒會極力跟進支持,鋼業公司的成功,也是縣政府的功勞,難道他想到的是什麼?
鋼業公司從目前看來,在柳澤縣人眼中,就是縣委書記吳德慵的最亮點。要是將鋼業公司擴產成功了,更會錦上添花,政績當然也是吳德慵的。吳德慵感覺到楊衝鋒的變化,是不是因為此時位置的變化才這樣的?一個主要領導,要是首先將政績的歸宿放在第一位上,今後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發展。吳德慵明確楊衝鋒背後的人是誰,黃天驊是市委裏抓帽子的副書記,但並不表示就不能有其他的工作中不同的意見。對這一點,吳德慵覺得還是要謹守自己的原則,對楊衝鋒這種舍棄最好發展途徑的做法,適當時機要跟市委溝通溝通。
趙曉勤走進來,吳德慵將石穩的那份文稿丟給他,要他把握把握。趙曉勤看了看大標題,說“書記,這個文稿涉及到今後縣裏的發展大方向,我怕把握不住啊。”
“先看看吧,還才是初稿,要等常委會討論後才能定下來。”吳德慵心情雖不怎麼愉快,但真涉及到縣裏今後的大方向,也不會意氣用事。等趙曉勤看了個大概,兩人談論一陣,這些東西和市裏之前發的紅頭文大體一致,隻是針對縣裏一些具體情況作出規劃。
“書記,裏麵對城北那片土地做了些規劃,這裏涉及麵就很廣了啊,要做的工作更是方方麵麵,短時間裏也難得統一。”趙曉勤說。城北是在柳水北岸,之前曾規劃要建設的,將一大片良田弄壞後,卻因縣裏資金不繼,都停了下來。
吳德慵沒有接話,城北那片地,目前對柳澤縣說來就像一塊燒傷了留下的疤痕,而且是麵積不小的疤痕。對他說來早就是塊心病,楊衝鋒來主政,想要將這一塊最難看到地方修整好,對他說來確實是一個最有效最直接的功績了,一個看得見的政績。
不少人都站在柳水二橋上,往北看就是一片蒼痍,柳水南岸修建得很不錯,但北岸丟下三四年來,不少荒草,也有人在平整過的地上,重新開了些田和地,種植了一些作物,看上去就更加雜亂無章了。吳德慵多次下決心要建設北岸,卻都為縣裏沒有財政收入擱置拖延著。石穩在這文稿裏提到北岸的建設,之前吳德慵匆忙地看,也沒有注意到這內容。
趙曉勤見吳德慵沒有說話,以為楊衝鋒已經和書記交流過,也就不再多嘴。縣主要領導的決策,就算趙曉勤是縣常委之一,也不能太多話,已經習慣於支持吳德慵的決定了。過一會,趙曉勤將文稿看了一遍,說“書記,我抽時間斟酌地看幾遍。”
縣裏的不少事,吳德慵都不會事事親自去做的,趙曉勤能夠做三分之一的主,這裏麵的事是兩人的默契分工,卻不會說出去。“老趙,衝鋒回縣裏來搭班子,對柳澤縣說來是好事,他拚勁足,上進。今後要多配合他。”
“是,書記。”
“他回來這麼久了,都沒有聽說過你們聚會喝酒啊,工作要忙,感情也要顧嘛。”吳德慵說。讓趙曉勤多接觸楊衝鋒,或許對他心中的決定,會有所改變。吳德慵知道自己不能直接去說什麼,楊衝鋒的個性他了解,一旦決定了,也很難改變的。與其直接對立衝突,還不如讓趙曉勤從側麵做些工作,趙曉勤雖不明白兩人之間的事,但隻要更有利於化解縣委和楊衝鋒之間那種有可能的對立。
“書記,那就定在今晚?衝鋒那酒量我一個人可抵不住,得和書記一起對抗才有把握。”趙曉勤說,他是吳德慵的人,這時要和縣政府那邊的人一起喝酒,從某種角度上看,還是有些不對味,私下裏偷偷聚一聚沒有什麼,讓領導知道還是要犯一點忌諱的。約書記一起,那就是為工作了,也表示自己永遠是書記的人。
“不必了,有不是到外縣去,要爭什麼麵子啊。”吳德慵笑嗬嗬地,對趙曉勤這態度很滿意,“聚一聚,也不僅僅是聯絡私人情感,縣委和縣政府之間也要多溝通,也要培養感情,工作才能更合拍嘛。”
“保證完成任務。”
“看,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