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歡陪韓東偉到省裏來,用意是想要用背後的影響力來達到拿下洄水縣用地的目的,也想表現出他和韓東偉的關係而使得韓東偉在省裏的影響力加大一些,對他自己也是有著好處的,如果預期的目標達成,今後在平通市裏韓東偉哪還不聽曹歡的?
這些事情,石為為自然能夠一眼就看出來,自己的秘書李衛國也對曹歡和韓東偉有著明顯的偏向,石為為隻是裝著不知。但李衛國傳回來的話裏,意思是曹歡想見他一見,石為為在心裏有著自己的決定。不管怎麼樣,曹歡也隻是另一代的人,在他眼裏還不會有多重要。
“曹歡就不見了,韓東偉放在明天,下午看什麼時間安排楊衝鋒到辦公室裏見一見。”石為為對李衛國說,語氣裏有些重,李衛國眼鏡片後的神采滯頓了下,這可大出他的意料了。
李衛國表示自己知道了,會進行安排好。給石為為杯子裏續了茶水,才走出那小間。到外麵走廊,是一條顯得很幽靜的通道,長長的,鋪著紅地毯,一麵是能夠看著遠景的玻璃窗,另一麵是門與牆,牆上關著一張張圖案。從李衛國的角度看不到這些圖案的。
李衛國無心留意這些事,要將省委shu記的意思傳達出去,意思還不能有偏差。自己雖說對韓東偉和曹歡都很看好,也將曹歡的意圖和幾十個億的投資意向說了出來,但書記似乎將這些都忽略了,而注意著那個楊衝鋒。這個年輕人從京城裏帶來什麼,能夠讓書記這般看重?李衛國覺得關鍵不是楊衝鋒,而是省政府那邊有了動靜,楊衝鋒怎麼折騰也就一個市長而已,但成為省委省政府之間的某種催化劑之後,自然就有著不同的意義了。
李衛國雖說想曹歡等人得到更好的結果,但事實上卻不會由著他的意誌來主導這些,就算對領導的做法不理解,李衛國心中就算不甘也知道要怎麼樣去做。在電話裏先告訴韓東偉見領導的時間變成推後一天,連具體時間太都不知道要怎麼安排才好,畢竟要等領導見過楊衝鋒之後才能夠揣度怎麼樣安排才更有利些,在電話裏李衛國沒有做什麼解釋,對曹歡和韓東偉都不需要多解釋什麼的,日後見到曹歡多說兩句話也就是了。
對韓東偉李衛國不必要解釋,對曹歡就算多解釋也沒有用,李衛國對這些倒是看得比較透的,也就因為有這樣的敏銳力,石為為才對他越來越倚重的趨勢。
想不透的是,曹歡那裏有幾十個億的投資項目,就算放在就不是說來都足夠驚動省委出麵了,書記卻拒絕了曹歡的請求,是不是已經看準了大江流域會有更大的動靜?
楊衝鋒到京城裏去的目的李衛國也是聽說了的,聽起來還真是那回事。萬利集團之前就曾與楊衝鋒合作過,支持他在西部省的工作,如今兩方再次合作到平通市來運作一番也是不錯的項目,對平通市說來也很必須的。但這樣的項目,隻是和楊衝鋒平時所提的要將農村在內都要發展起來的工作方式相吻合而已,有多大的投資規模,又能夠為大江流域經濟圈建設帶來多大的回報,值得省裏這樣看重?萬利集團在全國的影響力是不孝,能夠入駐江北省對江北省說來確實有經濟效益也有政治效益,隻是和幾十個億比較,萬利集團在江北省的投入絕對不會這麼大的。
這才是讓李衛國想不通的所在。
對於給楊衝鋒回電話,李衛國不想這麼快就打過去,從銀河天集團連鎖酒店裏到省委有的是時間,自己回電過快會不會讓他有什麼想法,是很難猜到的。按李衛國的推測,楊衝鋒之所以與省政府那邊勾連之後,在跟書記說請求見麵彙報工作,分明就是要兩邊逃得歡心,看誰出價更高的心思。要不怎麼理解?難道楊衝鋒還會不顧張韜鵬的感受直接走省委大門來?對省政府那邊和楊衝鋒之間的關係,李衛國也早聽說了,很多細節都知道,也說明兩方之間肯定有默契的。
要是楊衝鋒與張韜鵬之間有默契了,還過省委來彙報,又是什麼用意?李衛國是在想不通,手裏拿著電話,一直就看著遠處,極遠處的地方就是大江。什麼才是最好的時機打這個電話?
怎麼樣把握這些事,書記不會去過問,但卻要將書記的意思揣摸準,才能讓對方知道領導的意思。也能夠通過這樣的操作,將不喜歡的人慢慢疏遠開去。對於楊衝鋒,李衛國一直覺得他沒有可能和自己走到一處,也從內心裏瞧不起他。
石為為心裏也在想著,楊衝鋒求見他固然歡迎,但他在京城裏到底怎麼樣了,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來,銀河天集團在大江流域裏會有多大的動靜,在他無法探知的情況下,很難將態度明朗起來。
還是見麵後再看吧,京城那邊的動靜不小,假造聲勢的可能性不大啊。
張韜鵬等人也得知楊衝鋒要先去見石為為,在江北省裏,在工作上要取得省裏的支持,還是要得到省委shu記石為為的點頭。周善琨和向笛臉色都不大好,也完全朝出兩人接受的範圍,按說周善琨親自到機場迎接,已經將這邊的意思表達得夠清楚了。而楊衝鋒卻在接受之後,不單給他自己留下餘地,還第一時間就過省委去,就不怕這邊有想法嗎?
隻是事情已經這樣,周善琨有種事情辦砸的感覺,隻是也不好怎麼辯解。張韜鵬一直都神色如故,得知楊衝鋒要求見石為為的事,心裏也在不停地猜測著。從下麵的領導看來,省委shu記自然是投靠的第一人選,張韜鵬自己有多少威信,心裏也明白,自己有多少後勁更是有著深刻的體會。要不是這樣,這幾年來也不至於給壓製得沒有抗爭的勝機。
對於楊衝鋒的做法,張韜鵬傾向於理解。無論是組織程序還是實力上的選擇,站在楊衝鋒的角度上看都會優先選擇省委一方。大江流域也不可能跳過江北省省委進行工作的,雖說大江流域經濟圈建設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也還是受到江北省的節製與監管。對市政府的態度,楊衝鋒會怎麼樣也不在於這一次怎麼做。臉上沒有什麼表露,但神色上卻看出對這事沒有多少挫傷,張韜鵬更希望向笛和周善琨兩人繼續將之前的那種態度做出來。
省委之前對大江流域裏的班子格局是有選擇的,按一般做法,不可能將楊衝鋒再接納進去。可張韜鵬一直對省委把握不住,也看不通,主要的根由就是在京城裏那邊有很多事不是他能夠得知內情的,才使得自己處處被動而不得力。
這時候,最要緊的就是安心等待事態的發展,也許,就會有他所希望的局麵出現。
楊衝鋒走進省委,直接往石為為辦公室裏走去,掐著時間,敲門後見李衛國在裏麵,說“李秘書好啊,感謝幫安排,辛苦了。”雖知道李衛國與韓東偉之間的感謝,甚至這兩天來韓東偉到省城來,與李衛國見麵的事也知道,可這時也不會有什麼表示,再說,就算他們見麵也不能夠說明什麼,就算周善琨來接自己飛機一樣,能夠說明什麼?李衛國的位子是非常重要,但對楊衝鋒說來,他也就是一個秘書而已,不會對石為為有多少影響力的。
就像陳雨蘇在自己身邊,雖說用得比較順手,也對他很滿意,但陳雨蘇能夠影響自己多少?下麵的人對秘書很給麵子,不外乎就兩個緣由,一是想要從秘書那裏探知關於領導的這樣那樣消息,對自己今後的工作才更有方向性,更有效地博取領導的好感。二是在適當的時候,讓秘書為自己在領導麵前說一兩句好話,能夠是自己的努力減少很多,是自己的拚搏之路途縮短。
這兩點,都不是楊衝鋒所需的,對李衛國會有什麼動作自然不會放在心上。但也不會因而就不將李衛國放在眼裏,自己那有必要和一個秘書去計較?
“楊市長到了,不客氣,是我的工作嘛。”李衛國有著不弱的文質氣,但在楊衝鋒麵前倒是沒有將省委shu記的秘書架子做出來,顯得有不錯的素養。
進到石為為辦公室裏,省委shu記還是在忙著工作,辦公桌上要處理的工作多,七八件文稿整齊地放在麵前,石為為正看著最上方的一份,手裏拿著筆。楊衝鋒招呼之後,石為為這次卻站了起來,邊站起來邊說“衝鋒市長來了,好。”
走出來,楊衝鋒自然要迎一步去握手的,作為江北省的一哥,這個態度也是必須的。不管怎麼樣,雙方之間就算有些利益上的矛盾,卻都還沒有出現實質性的衝突。從行政上看,大江流域的工作也要得到省裏的認可和支持,至少要接受江北省的監督與管理。對於官場慣例,楊衝鋒心裏還是明白,不會授人以柄。
“上午回到省裏?”石為為明知故問,但兩人之間要怎麼樣溝通,一些廢話自己不可避免,才表示出自己的關心之意。
“是啊,回到省裏後就要李秘書請示領導,過來彙報到京城裏的情況。”楊衝鋒說,中間的一些事也沒有必要說。
“好,好,辛苦了。”
“應該的,書記,大江流域經濟圈的工作,也是在省委關懷下才能有所進展。”這一句楊衝鋒也要點一下,自己口中先尊過了省委,而且從京城回來也先找省委彙報,將自己的姿態做到位,對此江北省省委要是還有什麼不滿意,今後也不會在意的。自己按照程序來進行工作,結果自然要按自己所定下的方向發展。
從柳澤縣起步時,楊衝鋒一路走來,都是將目標定下之後,無論多大的阻力,都會堅定不移地要達成。目前觸及到省委這一級,雖說是接近了權力的核心圈了,情況會更複雜,但楊衝鋒也沒有想過要對自己有多少改變。要說改變,那隻是在策略上更注意一些而已。
“坐。”石為為語氣不錯,在辦公室裏的李衛國心裏也拿不準了書記的本意,將兩位領導的茶端上後也就離開,有些事是不能聽到的。
石為為做了一個請的姿勢,自己先端了茶喝,這是頂級毛尖,石為為到哪裏都隻是喜愛這一品牌的茶。楊衝鋒說“謝謝。”也端著茶喝,這時候喝茶也是一種藝術與交流,楊衝鋒沒有去讚那茶,也知道自己說不出什麼來。
放下茶杯,兩人就顯得隨和了些。楊衝鋒說,“書記,這次去京城主要是兩個目的。”石為為見楊衝鋒說了來意,手拿著茶杯不放,卻不再動顯得很專注。
“之前萬利集團暗地在平通市進行項目調查,等我得知時,他們的專家已經回到京城,。萬利集團雖在西部省時就有過往來,但他們的意圖在於水果集團的業務擴張,和我們卻有著共同的利益,我也想促成這一合作,就追到京城去。萬利集團的調查報告還沒有得到最終結果,但對方已經表明了,隻要有適合經營的果品,他們一定會第一選擇送給我們平通市。”
“那就好,有收獲嘛。”石為為說,這也是早就預料中的事。
“總算沒有讓省裏失望。”楊衝鋒說“另一個目的就是大江流域經濟圈建設的第一階段的工作眼看就要完成,第二階段的招商引資工作還沒有多少切實的意向,這次到京城裏,也和他們進行了一些接觸。”
“怎麼樣,應該有不錯的收獲吧。”石為為雖不顯得急,但卻把握著節奏問了一句。
楊衝鋒搖了搖頭。
洄水縣縣長譚俊得知之前到縣裏實地考察規劃用地的那些人,將最初的幾億投入的項目,幾天之內就追加到十幾個億,再也坐不住。急忙將相應的材料準備好,跑到市裏要給市裏做工作彙報。一個縣,獲取幾十個億的投入項目,那當真是上天眷顧的好機會了,哪還能夠錯過?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到手,對這一點巨大投資會給縣裏的經濟帶來什麼樣的翻天覆地的改變,譚俊還是能夠預知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