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2 / 3)

到張韜鵬這個層次,對事態的看法就有另一種眼光,對所進行的事也有著另一種角度來看問題。楊衝鋒雖說沒有像更多的下級領導那樣,直接地表示出投靠的意思,但能夠得到他這樣的言辭,也就足夠了。

看待楊衝鋒,張韜鵬也有一個過程,一開始見第一麵時,就感覺到這個人比林佳倫更年輕些,也沒有林佳倫那種顯而易見的把握一切的神情。那種領導者的氣息不重,不過看著就覺得有一股另一種的沉穩。當初楊衝鋒一開始到江北省時,在省裏沒有多呆,而是見過主要領導後就往平通市而去。

誰知一去就是三四個月都沒有回省裏彙報工作,這一點讓張韜鵬更加注意,不過當時在大江流域裏也都沒有發生什麼波折,平靜地有些出奇但卻讓省裏之前的擔憂在這種平靜裏消除了,對平通市這個班子這一搭檔還是很滿意的。

隨之而來市委市政府一如其他地區一樣,都會進行鬥爭和較勁,市委緊握著人事權不動,但是政府這邊對經濟圈建設工作上的一些措施不斷地反應到省裏,張韜鵬自然能夠看到楊衝鋒這位年輕市長他的那一套工作做法。對工作中的做法,張韜鵬一直都是選擇比較激進的方式,但對手下人怎麼去做一般都不會注意過程,更多的是要效果。

平通市招投標中心的結果,讓他很是吃驚,當然,這樣的結果也是他所希望見到的。對江北省說來,隻有多出現幾次這樣的,才會讓江北省裏多一些變數,讓他從中能夠找到什麼機會。透過一些現象,琢磨之後,張韜鵬覺得楊衝鋒絕對比所給人的想象裏要更值得期待一些,當然,在行事上兩人也還是有相近的一麵。

這樣的選擇對於張韜鵬說來也是一種痛苦和投機,在省裏要選擇一種政治的結盟,要是一旦楊衝鋒沒有回應,或楊衝鋒走進石為為的陣營裏,他落下的就不僅僅是笑料而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周善琨將楊衝鋒從機場接會來後,楊衝鋒卻到省委卻彙報京城之行的成果,對張韜鵬說來,衝擊之大不是一般所能想象的。聽著周善琨的彙報,和楊衝鋒一路上的情況,張韜鵬感覺到這是一次麵對他最大的挑戰,心理上的挑戰。

隻是,後來想到京城那邊不明確的一些信息後,漸漸平息下來。楊衝鋒是不是站在石為為那邊去,已經不是他能夠左右的,要是自己克製不了隻能夠將楊衝鋒真的推向石為為陣營裏。想到這一點,換一個角度來再看楊衝鋒的做法,就不難理解了。在體製裏,是有著一些不用說出來的慣例,破壞慣例的人都隻有可能受到人的病垢,不可能在體製裏走得更遠。

現在在回想楊衝鋒所表達的意思,張韜鵬心情就比較舒暢了的,笑容也就成為真實的表情。茶室裏很閑適,張韜鵬喝過茶也就帶著向笛離開了,周善琨也不在留下來。知道楊衝鋒在省城裏或許還有其他安排,不能死賴著讓人趕走。

在茶室裏坐著,估計周善琨等人已經走了,楊衝鋒才江北省省紀委監察綜合室處長唐仁俊打電話,請他過來。唐仁俊實現就知道了張韜鵬要件楊衝鋒的,所以時間上先就預留了,估計了他們之間會有多久商談,唐仁俊對這些還是很有些經驗的。

接到楊衝鋒的電話,唐仁俊還在路上,轉過兩條街也就進銀河天連鎖酒店裏。楊衝鋒在門口出站著等,見唐仁俊下車也沒有走過去,隻是等著。唐仁俊下車後見楊衝鋒到門口來,忙放快了腳步過來,還差三四步,就伸手出來,邊走邊說“楊少,我怎麼當得起您到門外來,是我沒有估準時間。”

唐仁俊說著與楊衝鋒握手,又說“本來該去機場接楊少的,後來在那裏見到周善琨,估計他是在等您,我就先離開了,不好與他碰頭還要請要是理解。”

“哪用這樣多禮,太客氣了。”楊衝鋒態度極好。

“應該的,是我們沒有做好。”此時唐仁俊雖說還沒有完全認可楊衝鋒的核心地位,但黃家女婿的身份,他們見了後還是要講路數的。再說,楊衝鋒到江北省後對他們算是夠尊重的了,上次且不說,這次到門口來接對唐仁俊說來就算很高的禮遇了。他也就不能失禮,不是怕水說什麼閑話,而是在黃家陣營裏,之前就算想扶持林佳倫未果,如今楊衝鋒過來也是黃家的大格局。從這一點來看,楊衝鋒沒有讓他們失望,接受楊衝鋒隻是遲早的事了。

唐仁俊作為在江北省裏最先接觸楊衝鋒的人,也就成為在省裏這些人等與楊衝鋒之間傳話溝通的人了。楊衝鋒這次在省裏要見他,也是想多見一見省裏的其他人,要他居中引見的。唐仁俊才先過來與楊衝鋒碰頭,有些事情也要見麵討論討論。

兩人到樓上茶室,雖說時間不早,但也不用就急急出去。酒店裏重新上了熱茶來,唐仁俊坐在茶室裏,也沒有將下屬的姿態做出來。兩人本來也不存在這樣的關係,隻是,一旦認可了楊衝鋒在第三代裏的核心地位後,唐仁俊也就不會用這樣的對等似的姿態出現了。

“楊少從京城裏帶來好消息了吧。”唐仁俊喝著茶說,石為為和張韜鵬都對楊衝鋒的出現而動起來,是什麼才能讓江北省的一二把手動心?可想而知了,隻是唐仁俊卻要核實一下,他們在省裏才會有相應的準備。

“現在說好消息還早了點,”楊衝鋒雖知道京城那邊的行動很順利,但省裏這邊還不是時機,也不要將這迷局揭開過早,對唐仁俊也不盡不實地說,“我的意思要弄幾百個億來,才能讓大江流域成為整個地區的真正核心,一時之間也難以定奪下來。”

“幾百個億?”唐仁俊有些迷糊,不知道楊衝鋒說的是不是真話。幾百個億哪是說說就能夠促成的?

“大華集團和銀河天集團雖說一時間不可能籌措出這麼多的資金,但要募集來推動這樣的事,也不算太大的動作。”楊衝鋒說得比較輕鬆,“雖說還要等上麵決策而定,趙家那邊問題應該不大……”

趙家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黃家的大華集團哪會落於趙家之後?資本的募集,途徑多的是也不是就要黃家擠出這麼多現款來。唐仁俊聽著楊衝鋒說的,一邊分析判斷,見楊衝鋒的語氣裏雖不是肯定,但沒有一點發虛,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斷了。

“省裏的兩位怎麼說?省委裏對這樣的事應該看得到的,京城裏有什麼風吹草動也蠻不過他。”唐仁俊對石為為的底子也很熟悉,“省府那位就更主動了,誰想得到他會到酒店裏來……”對張韜鵬親自到酒店裏來見楊衝鋒,也足見他的決心了。

“他們也隻是猜測而已,京城那邊也隻是有一些動靜,這樣鬧一鬧也才更有利我們在市裏運作。至於省裏的態度,我的想法還是要以大江流域長遠發展放在第一,誰要想獲取什麼樣的利益,都不能損害這一點。”楊衝鋒雖沒有明說,但將自己對省裏的態度表達出來了。這樣的態度楊衝鋒一定要先跟唐仁俊等人交流好,黃家的人在江北省和京城等,才有這明確的方向來推動這件事。

大江流域經濟圈建設中,涉及到的利益太大,隨著股指的推動,大江流域發展起來後會有怎麼樣的前景,目前已經有一些輪廓了,才是讓各方勢力都動起來的根由。唐仁俊雖沒有神在大江流域建設裏,但雖著林佳倫和楊衝鋒兩人都主抓經濟圈的建設,他對此也是有著比較全麵的了解和把握。

“有些人已經在市裏動做了,省裏是什麼樣的態度?”唐仁俊說,他對省委和省府的一些做法和態度卻不能第一時間掌握。

“他們能有什麼樣的態度?曹家的人想撿便宜,找省委那邊,沒有得到正式的回應,也在觀望呢。”

“能不觀望?上回的招投標中心的招標就讓省委被動過一回,再要遇上一次,省委的威信就會降下來,他就不擔心?京城那邊的動靜還看不透,你這裏也沒有一個準信啊。”唐仁俊說,心裏也亮堂起來,相對而言,目前在黃家陣營裏像林佳倫等這樣比較突出的年輕人也還是有幾個,但誰能夠推動這麼大的動作來?就是林佳倫之前在市裏雖說辦事風風火火也有魄力,可在省裏還沒有做到這種讓省委和省府都動起來的大手筆。說起來,還是能力與胸襟的不同,才會有這樣的不同結果。唐仁俊早幾年就在考慮這件事,以前一直看好林佳倫的,覺得他在第三代裏眼界和格局最大,今天看來,和麵前這位相比也就見到彼此間的差別了。

看著平靜的楊衝鋒,唐仁俊心裏對老爺子就更加崇拜起來,楊衝鋒怎麼走進黃家,唐仁俊了解得比較細致。將主要一個草根的人接納進黃家裏,在這幾年裏就將一個這般成就的人給硬是培養出來。楊衝鋒的曆程,在他到江北省之前唐仁俊還不怎麼注意,但他來江北省接替林佳倫繼續掌控大江流域經濟圈建設工作時,唐仁俊就做了不少的工作,也會猜到會有今天這樣的場麵。細致的調查中顯示楊衝鋒在發展中幾乎沒有得到黃家多少助力,特別是銀河天酒業集團的強勢崛起,之後在西部省孤軍奮戰,衝出一條通路來。

兩人也不多說,楊衝鋒先就跟唐仁俊說明了意思,要在省裏再見幾個人。唐仁俊討論了這些問題後,也知道該走去辦正事了,說“楊少,說實話真不想就走,想聽你再多說說,可夜深了也不便,我想下次再聆聽您談論。”

“見笑了,但願形勢的發展能夠按我們的預期那樣。我們就走吧,再晚就太失禮了。”

兩人在省城的街道裏穿行,來到一排別墅前,一看就知道這裏是江北省一些影響大的人物住所。唐仁俊很熟悉這裏,車就停在別墅區外,走進大門唐仁俊帶著楊衝鋒在門衛處登記後,才能進到裏麵去。

走進其中一幢別墅裏,這裏的別墅樓不算大,或者說就是一棟複式樓。兩人進房子裏後,有一個女人見兩人進來,楊衝鋒手裏還帶著禮盒,就客氣地招呼進家裏,帶著他們上到樓上。樓上的會客廳裏,先就坐著三四個人,見唐仁俊和楊衝鋒到了後都站起來。楊衝鋒見這幾個人都在五十歲左右,也都有著那種體製裏沉浸日久的味兒,就知道這些人在省裏的地位不在唐仁俊之下。

唐仁俊站在之中給楊衝鋒引見,楊衝鋒意義地見過後,都很客氣地用侄子輩來見禮。幾個人也都客氣起來,楊衝鋒有著黃家女婿的身份,而他在江北省裏的表現雖還不能夠讓大家都看到更清楚的前景,但就到目前為止,也足夠讓人挑不出多少不是來。

寒暄之後,一時之間也不好就直接地說什麼,唐仁俊就將省裏兩大佬最近所作的事說出來,楊衝鋒在京城裏的準備,大江流域今後的預期也都說了出來。說道要以超大項目作為骨架支撐起大江流域的經濟,進而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已經足夠讓人心動的了。

等唐仁俊說後,楊衝鋒也將自己在大江流域裏的規劃闡述一遍,在座的雖不都是做經濟的,但總還是有著見識與眼界,有自己的判斷。夜已經深了,也不能夠盡興地討論,到午夜後,楊衝鋒也就告辭而去。

唐仁俊配著楊衝鋒回到連鎖酒店裏,楊衝鋒留他住下來,唐仁俊卻不肯。臨走時說,“楊少,省裏這邊您放心吧,大家知道會怎麼做。”

對於大江流域經濟圈的進程,隨著招投標中心工作的宣傳,已經引起不少人的注意。雖說有更多的人將這樣的事歸結為楊衝鋒是想嘩眾取寵,標新立異以得到政治資本,但還是有人看到這件事背後黃家的決心。這種運作,在他們看來沒有黃家的支持和推動,是不可能弄出這樣大的聲勢和影響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