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場晶彥]
一個天才,為了童年的一個夢,追逐著。
初看刀劍時,對茂場的心理無法理解,覺得這種為了一己私欲肆意奪走別人生命的人不可理喻。不過,隨著劇情的發展,尤其是到了14集,漸漸的,感覺對茂場不是原來那樣令人厭惡,反而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同情。
茂場的夢,也許不少人在孩提時代也有過,但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變了。而茂場,卻毅然決然地堅持下去了,並把它變成了事實。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做法不可取,但我覺得那種堅定的逐夢的信念,是我們許多人所缺少的。
小時候,當長輩問起自己的理想是什麼,總會有一個明確的回答。但是長大了,有時候當別人問起時,會變得模糊,曾經的那個夢已被時間帶走了。茂場的夢,一直在,陪伴著他走過了他短暫的一生。
也許,有人始終不能理解茂場,我也不否認他們的觀點,畢竟茂場錯了。但是把茂場和須鄉作對比,也總能發現茂場身上更多的可取之處。須鄉,和茂場工作在同一領域,思想卻與茂場有著千差萬別。
如果說要找須鄉思想上的可取之處,也許隻有對科學研究的執著,茂場同樣也有。反之,要找一些不可取的地方,我想須鄉的缺點總會比茂場的缺點要多得多。雖然,茂場和須鄉在實際行動上都不可取,但是至少在人格上,茂場比須鄉要好許多。對於須鄉的劣跡,在這裏就不一一舉例了,相信看過ALO的朋友對於須鄉至今的所作所為都不會認同吧。至於茂場,就拿貼吧裏來說,有人為他蓋樓,說明還是有不少人理解了茂場。
換一個角度,如果沒有茂場,就沒有了桐亞的相遇,沒有了那些感人的瞬間。和看待嬴政一樣,要用辯證的角度對待茂場。
茂場追逐著自己的夢,實現了夢,而生命卻走向了盡頭。在批評和譴責茂場的行為之後,辯證地去看茂場,相信在心裏更願意留下的是一個逐夢的天才,而不是一個罪犯。
[克萊因&艾基爾]
克萊因和艾基爾,和桐人從相逢到相知,經曆了很多。作為配角,沒有太多的描述,但那份友情卻是實所共鑒。
明朝文學家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一卷便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今,友誼成為永恒的流淌在這似水流年中。
克萊因,桐人在SAO中第一個相識的人,和桐人之間的羈絆之深也是有目共睹的。克萊因比桐人要年長許多,雖然與桐人相比還欠些穩重,但是他有年長的人所包含的那份大度。
初次分離、到聖誕之夜為桐人爭取時間,克萊因做出了一個長者的樣子,忍讓、理解桐人。友情是許多動漫中的經典,重視朋友成了一個經典的話題。桐人從一開始的冷漠到後來對守護同伴的執著,和亞絲娜、幸一樣,克萊因功不可沒。
同樣是為了同伴,克萊因放棄了桐人單獨帶他練級的機會,毅然挑起了公會的重擔。深知桐人對於舍他而去的內疚,因此他也沒有責怪桐人,而是去理解,並在桐人需要的時候支持著桐人。
艾基爾,與克萊因相仿。作為一個商人,艾基爾仍會參加攻略組的戰鬥,也多次提出可以把自己的店的二樓供桐人使用。“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真正的友情不需要太多的表示,在艾恩格朗特這個地方,生死證明了一切。
都與桐人之間有著深深的羈絆,陪桐人走到了SAO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