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九紋龍剪徑赤鬆林魯智深火燒瓦罐寺(1)(1 / 2)

詩曰:

萍蹤浪跡入東京,行盡山林數十程。

古刹今番經劫火,中原從此動刀兵。

相國寺中重掛搭,種蔬園內且經營。

自古白雲無去住,幾多變化任縱橫。話說魯智深走過數個山坡,見一座大鬆林,一條山路。隨著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裏,抬頭看時,卻見一所敗落寺院,被風吹得鈴鐸響。看那山門時,上有一麵舊朱紅牌額,內有四個金字,都昏了,寫著“瓦罐之寺”。又行不得四五十步,過座石橋,再看時,一座古寺,已有年代。入得山門裏,仔細看來,雖是大刹,好生崩損。但見:鍾樓倒塌,殿宇崩摧。山門盡長蒼苔,經閣都生碧蘚。

釋迦佛蘆芽穿膝,渾如在雪嶺之時;觀世音荊棘纏身,卻似守香山之日。諸天壞損,懷中鳥雀營巢;帝釋欹斜,口內蜘蛛結網。

方丈淒涼,廊房寂寞。沒頭羅漢,這法身也受災殃;折臂金剛,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積廚中藏兔穴,龍華台上印狐蹤。

魯智深入得寺來,便投知客寮去。隻見知客寮門前大門也沒了,四圍壁落全無。智深尋思道:“這個大寺,如何敗落的恁地?”直入方丈前看時,隻見滿地都是燕子糞,門上一把鎖鎖著,鎖上盡是蜘蛛網。智深把禪杖就地下搠著,叫道:“過往僧人來投齋。”叫了半日,沒一個答應。回到香積廚下看時,鍋也沒了,灶頭都塌損。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監齋使者麵前,提了禪杖到處尋去。尋到廚房後麵一間小屋,見幾個老和尚坐地,一個個麵黃肌瘦。

智深喝一聲道:“你們這和尚,好沒道理!由灑家叫喚,沒一個應。”那和尚搖手道:“不要高聲。”智深道:“俺是過往僧人,討頓飯吃,有甚利害?”老和尚道:“我們三日不曾有飯落肚,那裏討飯與你吃?”智深道:“俺是五台山來的僧人,粥也胡亂請灑家吃半碗。”老和尚道:“你是活佛去處來的僧,我們合當齋你;爭奈我寺中僧眾走散,並無一粒齋糧,老僧等端的餓了三日。”智深道:“胡說!這等一個大去處,不信沒齋糧。”老和尚道:“我這裏是個非細去處。隻因是十方常住十方常住:常住即寺院。寺院以住持選拔而為兩類:師徒相傳的,叫度弟院,俗稱子孫廟;另一種由官方與執事和尚協商,從別處聘請新住持的,叫十方刹,即十方常住,被一個雲遊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他兩個無所不為,把眾僧趕出去了。我幾個老的走不動,隻得在這裏過,因此沒飯吃。”智深道:“胡說!量他一個和尚、一個道人做得甚事?卻不去官府告他?”老和尚道:“師父,你不知,這裏衙門又遠,便是官軍也禁不的他。這和尚、道人好生了得,都是殺人放火的人。如今向方丈後麵一個去處安身。”智深道:“這兩個喚做甚麼?”老和尚道:“那和尚姓崔,法號道成,綽號生鐵佛。道人姓丘,排行小乙,綽號飛天夜叉。這兩個那裏似個出家人?隻是綠林中強賊一般,把這出家影占影占:占據。這裏作遮擋、掩飾解。身體。”

智深正問間,猛聞得一陣香來。智深提了禪杖,踅過後麵,打一看時,見一個土灶,蓋著一個草蓋,氣騰騰撞將起來。智深揭起看時,煮著一鍋粟米粥。智深罵道:“你這幾個老和尚沒道理!隻說三日沒飯吃,如今現煮一鍋粥,出家人何故說謊?”那幾個老和尚吃智深尋出粥來,隻叫得苦,把碗、碟、鈴頭、杓子、水桶都搶過了。智深肚饑,沒奈何,見了粥要吃,沒做道理處。

隻見灶邊破漆春台,隻有些灰塵在麵上。智深見了,人急智生,便把禪杖倚了,就灶邊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塵,雙手把鍋掇起來,把粥望春台隻一傾——那幾個老和尚都來搶粥吃,才吃幾口,被智深一推一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智深卻把手來捧那粥吃。才吃幾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沒飯吃。卻才去村裏抄化得這些粟米,胡亂熬些粥吃,你又吃我們的。”智深吃五七口,聽得了這話,便撇了不吃。

隻聽的外麵有人嘲歌。智深洗了手,提了禪杖,出來看時,破壁子裏望見一個道人,頭戴皂巾,身穿布衫,腰係雜色絛,腳穿麻鞋,挑著一擔兒:一頭是一個竹籃兒,裏麵露些魚尾並荷葉托著些肉;一頭擔著一瓶酒,也是荷葉蓋著。口裏嘲歌著,唱道:“你在東時我在西,你無男子我無妻。我無妻時猶閑可,你無夫時好孤恓。”那幾個老和尚趕出來,搖著手悄悄地指與智深道:“這個道人便是飛天夜叉丘小乙!”智深見指說了,便提著禪杖,隨後跟去。那道人不知智深在後麵跟來,隻顧走入方丈後牆裏去。

智深隨即跟到裏麵看時,見綠槐樹下放著一條桌子,鋪著些盤饌,三個盞子、三雙窢子,當中坐著一個胖和尚,生的眉如漆刷,眼似墨墨,肐岶的一身橫肉,胸脯下露出黑肚皮來。邊廂坐著一個年幼婦人。那道人把竹籃放下,也來坐地。智深走到麵前,那和尚吃了一驚,跳起身來,便道:“請師兄坐,同吃一盞。”智深提著禪杖道:“你這兩個如何把寺來廢了?”

那和尚便道:“師兄請坐,聽小僧說。”智深睜著眼道:“你說,你說!”那和尚道:“在先敝寺十分好個去處,田莊又廣,僧眾極多。隻被廊下那幾個老和尚吃酒撒潑、將錢養女,長老禁約他們不得,又把長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來都廢了。僧眾盡皆走散,田土已都賣了。小僧卻和這個道人新來住持此間,正欲要整理山門,修蓋殿宇。”智深道:“這婦人是誰,卻在這裏吃酒?”那和尚道:“師兄容稟:這個娘子,他是前村王有金的女兒。在先他的父親是本寺檀越,如今消乏了家私,近日好生狼狽,家間人口都沒了,丈夫又患病,因來敝寺借米。小僧看施主檀越麵取酒相待,別無他意。師兄休聽那幾個老畜生說。”智深聽了他這篇話,又見他如此小心,便道:“叵耐幾個老僧戲弄灑家!”提了禪杖,再回香積廚來。這幾個老僧方才吃些飯,正在那裏,看見智深嗔忿的出來,指著老和尚道:“原來是你這幾個壞了常住,猶自在俺麵前說謊!”老和尚們一齊都道:“師兄休聽他說!見今養著一個婦女在那裏。他恰才見你有戒刀、禪杖,他無器械,不敢與你相爭。你若不信時,再去走遭,看他和你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