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麵獸北京鬥武(2)(1 / 2)

看時,又是一匹無敵的好馬。但見:鬃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侵晨臨紫塞,馬蹄迸四點寒星;日暮轉沙堤,就地滾一團火塊。休言火德神駒,真乃壽享赤兔。疑為南宮來猛獸,渾如北海出驪龍。

右陣上青麵獸楊誌,撚手中槍,勒坐下馬,立於陣前。兩邊軍將暗暗地喝采。雖不知武藝如何,先見威風出眾。

正南上旗牌官拿著銷金令字旗,驟馬而來,喝道:“奉相公鈞旨:教你兩個俱各用心。如有虧誤處,定行責罰;若是贏時,多有重賞。”二人得令,縱馬出陣,都到教場中心。兩馬相交,二般兵器並舉。索超忿怒,輪手中大斧,拍馬來戰楊誌;楊誌逞威,撚手中神槍,來迎索超。兩個在教場中間,將台前麵,二將相交,各賭平生本事。一來一往,一去一回,四條臂膊縱橫,八隻馬蹄撩亂。但見:

征旗蔽日,殺氣遮天。一個金蘸斧直奔頂門,一個渾鐵槍不離心坎。這個是扶持社稷,毗沙門托塔李天王;那個是整頓江山,掌金闕天蓬大元帥。一個槍尖上吐一條火焰,一個斧刃中迸幾道寒光。那個是七國中袁達重生,這個是三分內張飛出世。一個似巨靈神忿怒,揮大斧劈碎西華山;一個如華光藏生嗔,仗金槍搠透鎖魔關。這個圓彪彪睜開雙眼,肐查查斜砍斧頭來;那個必剝剝咬碎牙關,火焰焰搖得槍杆斷。這個弄精神,不放些兒空;那個覷破綻,安容半點閑?

當下楊誌和索超兩個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月台上梁中書看得呆了。

兩邊眾軍官看了,喝采不迭。陣麵上,軍士們遞相廝覷道:“我們做了許多年軍,也曾出了幾遭征,何曾見這等一對好漢廝殺!”李成、聞達在將台上不住聲叫道:“好鬥!”聞達心裏隻恐兩個內傷了一個,慌忙招呼旗牌官,拿著令字旗與他分了。將台上忽的一聲鑼響,楊誌和索超鬥到是處,各自要爭功,那裏肯回馬?旗牌官飛來叫道:“兩個好漢歇了,相公有令!”楊誌、索超方才收了手中軍器,勒坐下馬,各路回本陣來,立馬在旗下,看那梁中書,隻等將令。

李成、聞達下將台來,直到月台下稟複梁中書道:“相公,據這兩個武藝一般,皆可重用。”梁中書大喜,傳下將令,喚楊誌、索超。

旗牌中傳令喚兩個。到廳前,都下了馬,小校接了二人的軍器。兩個都上廳來,躬身聽令。梁中書叫取兩錠白銀、兩副表裏表裏:贈賞用的衣料。來,賞賜二人。就叫軍政司將兩個都升做管軍提轄使,便叫貼了文案,從今日便參了他兩個。索超、楊誌都拜謝了梁中書,將著賞賜下廳來。解了槍刀弓箭,卸了頭盔衣甲,換了衣裳。索超也自去了披掛,換了錦襖。都上廳來,再拜謝了眾軍官。梁中書叫楊誌、索超兩個也見了禮,入班做了提轄。眾軍卒打著得勝鼓,把著那金鼓旗先散。

梁中書和大小軍官,都在演武廳上筵宴。

看看紅日沉西,筵席已罷,眾官皆歡。梁中書上了馬,眾官員都送歸府。馬頭前擺著這兩個新參的提轄,上下肩都騎著馬,頭上都帶著紅花,迎入東郭門來。兩邊街道扶老攜幼,都看了歡喜。梁中書在馬上問道:“你那百姓歡喜為何,莫非哂笑下官?”

眾老人都跪了稟道:“老漢等生在北京,長在大名府,不曾見今日這等兩個好漢將軍比試。

今日教場中看了這般敵手,如何不歡喜!”梁中書在馬上聽了大喜。回到府中,眾官各自散了。索超自有一班弟兄請去作慶飲酒。楊誌新來,未有相識,自去梁府宿歇,早晚殷勤,聽候使喚。都不在話下。且把這閑話丟過,隻說正話。自東郭演武之後,梁中書十分愛惜楊誌,早晚與他並不相離。月中又有一分請受,自漸漸地有人來結識他。那索超見了楊誌手段高強,心中也自欽伏。

不覺光陰迅速,又早春盡夏來,時逢端午,蕤賓節蕤賓節:即端午節。蕤賓,十二律中的第七律,應五月。

至。梁中書與察夫人在堂家宴,慶賀端陽。但見:盆栽綠艾,瓶插紅榴。水晶簾卷蝦須,錦繡屏開孔雀。

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金,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異品,果獻時新。

弦管笙簧,奏一派聲清韻美;綺羅珠翠,擺兩行舞女歌兒。當筵象板撒紅牙,遍體舞裙拖錦繡。消遣壺中閑日月,遨遊身外醉乾坤。

當日梁中書正在後堂與蔡夫人家宴,慶賞端陽,酒至數杯,食供兩套,隻見蔡夫人道:“相公自從出身,今日為一統帥,掌握國家重任。這功名富貴從何而來?”梁中書道:“世傑自幼讀書,頗知經史。人非草木,豈不知泰山之恩?提攜之力,感激不盡。”蔡夫人道:“丈夫既知我父親之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梁中書道:“下官如何不記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將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一月之前,幹人都關領去了,見今九分齊備,數日之間,也待打點停當,差人起程。隻是一件,在此躊躇:上年收買了許多玩器並金珠寶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盡被賊人劫了,枉費了這一遭財物。至今嚴捕賊人不獲。今年叫誰人去好?”蔡夫人道:“帳前見有許多軍校,你選擇知心腹的人去便了。”梁中書道:“尚有四五十日,早晚催並禮物完足,那時選擇去人未遲。夫人不必掛心,世傑自有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