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秋風吹走小單於(中)(1 / 2)

李曜笑道:“好一個門下省,有個自作聰明的起居郎,還有個不知侍中,你們要如何為朕分憂,處理政事啊。”

沈泉燁不慌不忙道:“臣等為陛下分憂是分內之心,這憂分為外憂和內憂,如今這外憂已有裴將軍等人為陛下分擔,我等立於朝堂之上就要為陛下分擔內憂了——陛下悶悶不樂,也是臣子的失職。”

李曜笑道:“你剛才講的笑話,朕也笑了,這下你該說說你真正想要對朕說的話了吧?”

沈泉燁一臉的心悅誠服,由衷道:“陛下聖明,一眼就看中了臣的心事——臣確有一事不明,那便是邊關大捷,按照慣例,都是普天同慶的大事,先皇在時,還要登上丹鳳門,宣告天下的。可陛下卻在聽到大捷之後,顏色如常,大臣們紛紛上表祝賀,也不見陛下的笑容。臣鬥膽一問,不知是否是臣等的某些失職致使陛下煩心,還是有哪些需要匡正的地方,臣等未能及時糾正?還望陛下明示,臣等好改過自新,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李曜歎道:“你這份心意,朕看到了,朕很是高興有你當朕的侍中——你總是與他們不一樣,除了做事認真,也關心朕的身體,一喜一憂,你都要上表,朕很欣慰。今日你來問朕為何不展露開心顏——是啊,邊關大捷,甚至還收複了遺失在外六十載的赤陽幾城,功績不大,卻也不小,是應該讓天下人與之同樂的事情。

但天下人苦戰久矣,每一次大捷,我們喜在心裏,他們的憂愁也在心裏,打一次仗,就要死一批人,死去的和活下來的人都是朕的子民,用一部分子民的死換來的城池,換來的勝利都是沾染著他們的血的,朕如何能開心的起來?

將士們在邊關受苦,拚了性命地殺敵,朕應與他們一道並肩作戰,但事實卻不允許,朕在後方,怎能笑得出來?

這幾次的交戰,我軍雖然獲勝,但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太平了沒多久的皞地又起烽火,百姓們定是苦不堪言啊,不管輸贏,將士與百姓皆苦,朕未能親臨,也應感同身受,一同受苦,朕在寢殿紫宸殿放了顆苦膽,日日舔舐,不敢忘記這苦,這樣便開心不起來了。

你的起居郎問你的那個問題,你回去以後可以告訴他怎麼寫了——悲喜交加。”

聽到如此入情入理的話,沈泉燁也不由得眼圈一紅,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不能體諒陛下的心,還一直傷陛下的心,實在是不應該啊,臣回去定要召集門下省各人,與陛下一道‘吃苦’。”

李曜道:“也好,我們這群人總是躲在將士們的背後,很多人沒上過戰場,沒見過廝殺,所以不知其艱苦卓絕,朕有幸在年輕的時候做過一回將軍,領過一次兵,打過一次仗,所以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痛苦,讓他們都嚐嚐這苦頭也是好事,不敢忘苦,便不會紈絝,許會懺悔。”

親臨戰場的人才會知道那種絕望——李曜不由得想起了年輕時帶兵追逐那些人的場景——刀光劍影,隻想活命,再勇敢的人也會萌生退意,可戰事一起,必須視死如歸,因為經曆過,李曜才會很珍惜每一次的戰事——所以才會派了穩重的裴元清去領兵,其他的將軍大都是出自王、劉兩家,視人命如草芥,雖然會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可卻不會和他們共享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