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泉燁真是覺得今日自己沒有白白留下,聽了皇帝陛下的一席話,更加印證了他之前做的大膽的猜想——他沈泉燁本是寒門子弟,在這等級森嚴的大燕,本沒有機會躋身朝堂,位列宰相,隻因年少時身體健壯,被選入軍中做了甲士,某日又在機緣巧合下救了落水的先皇李惲。
恰巧李惲最喜歡身手不凡的年輕人,將救了自己的沈泉燁帶回宮中,細細考察了他一番,發現他不但武藝出眾,而且很有見地,在沈泉燁的幫助下,那年的戰事很快就平息了,沈泉燁也因此得到李惲的重用,一步步高升,在武宗李惲年間,他已經做到了禦史中丞。
從踏入朝堂的那一刻起,聰明又好審時度勢的沈泉燁就知道自己的“定位”——他是武宗皇帝拔擢起來的人,又不是出身於世家大族,在都城平城,在人才濟濟的朝堂中無依無靠,隻能依附於武宗皇帝,而他也很清楚武宗皇帝之所以拔擢他正是看中了他的這一“致命處”。
所以,這些年來,沈泉燁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為武宗皇帝效命,甘願做他“對抗”世族的先鋒。沈泉燁清楚他這樣一個尷尬的身份是維持不了多久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像他這樣毫無背景的人隻能盡快選擇下一個靠山——越王李曜便走進了他的視線,與此同時,他也被越王李曜所選中,派來祁然等人與之結識,兩人一拍即合,依附於武宗皇帝的沈泉燁搖身一變成為了“越王黨”的成員,後麵更是運氣爆棚地擢升為門下省的長官,門下侍中。
已經位極人臣的沈泉燁沒了進取的心,隻剩想保住自己地位的心——如今見新皇帝李曜和昔日的武宗皇帝一樣,也要拿他當先鋒開路,對於以後怎麼做,輕車熟路的沈泉燁自然一目了之。
已經跟著新皇帝走到這一步了,連擢升自己的老皇帝都可以在最後時刻撕破溫情的臉皮,現如今幫著新皇帝對付老世族,將他們踩在腳底下,還可能讓他們翻不了身,沈泉燁也很是樂意,暫時忘卻了事若不成,報應加倍的道理——此時的沈泉燁隻想豪賭一把。
李曜看著麵無懼色的沈泉燁,心裏已經將他的所想猜得七八分了,滿眼全是溫柔,笑道:“今個兒咱們君臣既然提到國家大事了,朕也給你說了朕的擔憂,以及為何擔憂,那麼愛卿有何看法,或是有什麼好的建議,都可以給朕說。”
沈泉燁道:“有些事情是臣看不透,想不清的,所以臣不敢置喙,但有一些事情,臣有切膚的體會,可以說個一二,一些愚見,還望陛下不要怪罪。
臣的家鄉是梅城,梅城不大也不小,人口不多也不少,但根據縣誌的記載,七十年來人口沒有明顯的增長,土地也比以前大幅度減少了許多——臣家境不好,平時難以維持生活,臣隻得背井離鄉,來到平城參軍入伍,臣年少時不懂事,以為家境貧窮是因為雙親年老體邁,不能耕種,不能上戰場打仗立功,可當臣步入中年,再度回到老家梅城時,卻有了不一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