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斷頭,成全你的氣節,朕便幫你完成這個心願——另外,朕還會令他們將你的雙眼挖出來,懸掛在城門之上,讓你看看朕是如何改變你說的那些情況,如何讓天下升平——到那時,你就會知道朕的一片苦心,就會知道你們今日的作為有多麼愚蠢——你就在九泉之下好好想想自個兒為何會淪落到今日這個身首異處的地步吧。”李曜的麵容平靜,不動聲色地說著每一句話。
沒有等呆立的齊思明回話,李曜便又開了口,徐徐道:“朕最欣賞有才的人——朕知道,朕的天下這麼大,朕的子民那麼多,其中定不乏聰明絕頂之人,也不乏野心勃勃之人,朕真的很幸運,遇到了你和石如海這麼一群既有些小聰明,還有些小野心的人——原來天底下還有像你們一般敢於說出黑白的人——
你說你料到朕會見你,那麼你肯定沒有沒有想到朕最想見的人是誰——朕最想見的是你的主公,石如海——朕想問問他,他與那些被逼無奈,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人不一樣,他有良田,有些錢,還要義無返顧地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一點都不值得。
或許是以你為首的人蠱惑了他,給他說了許多難以實現的美好的幻想——他認為自己會成功,會奪取天下,才會這般拚命?隻可惜你們千算萬算,沒有算到你們會敗得如此慘烈——十萬人,投降的人不計其數,活下來的,最有用的卻隻有你一個人,其他人要麼不願投降,鏖戰沙場,要麼直接了斷自己——活著不好嗎?天下太平,人人都想長命百歲,而你們卻與眾不同,寧願死去,也不願活著——你們就這麼不願當朕的子民,朕就如此的不堪為人君嗎?”
慢慢地,李曜的聲音從沒有任何的起伏轉變為抑揚頓挫的質問語氣,但很快,李曜又恢複了平素風平浪靜的語氣,“你以為你們都死了,全天下的百姓就能永遠銘記住你們嗎?癡人說夢——不久的將來,那些曾經擁護你們的人會變,他們會認為你們是反賊——都想活著,朕不會為難任何一個人,他們參加了你們的叛變,隻要改正,還是朕的子民?——以後,朕會很欣慰地看到朕的子民唾棄你們愚蠢的行為,朕也會感謝你們,沒有給朕的子民帶來更大的災難。
至於他們為何會唾棄你們,不知你心裏有沒有答案——成王敗寇——你們想要得到‘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局麵沒有實現,把他們卷入了叛亂大軍中,後又裹挾著他們四處奔走,攪亂了他們原有的寧靜日子,他們恨死你們了。”
齊思明似乎雙眼有些溫熱,沒有從自己剛才的話中抽拖出,也沒有陷入李曜說的話中,平靜道:“天下升平,自然是我願意看到的,但我並不相信在座的你能做到——說到底,你在當越王、太子的時候,我就知道你的大名,但對你並沒有什麼好感——你不過是一個自幼生於皇家,善於韜晦,富有野心的人,歸根結底,你一步步登上皇位,不惜殺掉自己的哥哥與弟弟,欺辱親生父親,種種行為,綜合看來你並不是一個好的天下之之主——連自己的親哥哥、親弟弟都不肯放過的人,又怎麼會輕易放過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