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白馬翩翩春草細(下)(1 / 2)

素修和李曜騎馬行進了一會兒,素修便覺得腿酸無力,胳膊也有些抬不起來,就在素修要開口之際,李曜先一步握住韁繩,勒停駿馬,李曜的動作剛一結束,跑著追來的應如實立馬就出現在李曜和素修兩人的麵前,非常恭敬的侍候李曜下馬,又雙膝跪地,以背示人,素修兩手握著李曜的手,腳踩著應如實的脊背下馬。

下得馬來,素修才舒了一口氣,抬眼望去這離梨園並不遠了,歌聲陣陣,洋洋盈耳,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自從相王李昀住進梨園裏,梨園裏的笙歌曼舞沒有停下過,而且頗有年紀的梨園還在相王李昀的手裏重新煥發了勃勃的生機——相王李昀看上去是一副溫柔文弱的樣子,卻是十分的有才,三日便能做出一隻新曲子,得到大明宮內絕大多數人的喜愛,有的甚至傳到了宮牆之外,這些曲子將相王的才情與大明宮內的尊貴生活傳到了天涯海角。

自從女兒慧元出生以後,素修就鮮少踏足梨園及周邊了,關於梨園,關於相王的事情大都是從百無聊賴,隻喜歡聽相王做的曲子的蕭婕妤那裏聽來的。素修伊始並不以為然,在她眼裏,相王再有才情,也絕對比不上楚宮裏的太上皇。

今日經過梨園,駐足一聽,素修倒覺得有些意思——這些曲子此時此刻真正打動了她的內心,曲聲繁多熱鬧,細聽之下,內裏蘊含的悲涼之意才是主人翁真正想說的——繁華之下,其實淒慘。

身處在這玲瓏世界裏,滿身裹著綾羅綢緞,富貴的外貌便會讓世人看不透內心裏的掙紮——素修不由得眼底溫熱潮濕,感動起來。

“鳳枕鸞帷。二三載,如魚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憐多愛,無非盡意依隨。奈何伊。恣性靈、忒煞些兒。無事孜煎,萬回千度,怎忍分離。

而今漸行漸遠,漸覺雖悔難追。漫寄消寄息,終久奚為。也擬重論繾綣,爭奈翻覆思維。縱再會,隻恐恩情,難似當時。”

一段詞飄然而出,輕靈的女聲卻沒有唱出其中的情意綿綿與依依不舍,也沒有唱出懊悔分別卻難以挽回的傷感,通篇都透露著“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顯得敷衍,令聽進去並感受頗多的人想要發笑。

而今漸行漸遠,漸覺雖悔難追。漫寄消寄息,終久奚為。也擬重論繾綣,爭奈翻覆思維。縱再會,隻恐恩情,難似當時——

素修聽到下半闕的詞後,雙腿再也挪動不了,癡癡地站在那裏,嘴唇翕動,內心裏的聲音此起彼伏,再一遍遍的重複這一闕。

李曜聽到梨園內傳來的歌聲,也停住了腳步——相王李昀回到平城,住進大明宮中的梨園後,李曜便對這位弟弟格外的關注,一日三次問其居住行,十分慷慨大方的滿足了弟弟李昀所提出的所有要求——相王李昀的才名傳播和李曜這位兄長的大力支持十分不開的——可李曜卻有些討厭弟弟李昀整日沉溺於聲樂,不顧自己的身體,為了能寫出繞梁三日的好曲子,忽略了他這個兄長,也怠慢了相王妃,但念著相王體弱多病又執拗難勸,李曜也就慢慢寬恕了相王,不再殷勤造訪,任由相王去做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