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演了幾遍歌舞,方是給予公主們的賞賜。
也是托了長公主,也就是楚人口中“燕後”的福,素修才得以認清了李曜的兒子與女兒們——在一眾皇子中,數李淑妃的三個兒子——寧王李儉、安王李信、齊王李俛最為顯眼,三個皇子舉止得體,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都是自信有禮,既不像永王李倬太過忠厚,也不像晉王李佐那般悲戚委屈,李淑妃著實是費心撫養了。
所有的公主中,素修除了早已經見過麵的郗國公主慧師,偶爾會在宮中碰麵的平陽公主慧嫻,其餘的一概不認識,大都是知道封號與名字,卻不知道其主人的臉龐,今日,長公主進行賞賜,素修才終於將所有的公主都認了個遍。
靖陽公主李慧質是李曜長女,身量纖細,容色端麗,膚色如玉,舉止溫柔,與她的母親王皇後的外貌截然不同,性情也要好很多。
永泰公主李慧清是劉昭儀的女兒,很好地繼承了父親與母親的容貌,容質秀絕,身披華服,妍麗動人,徐徐俯身行禮,更有一種嫻雅的氣質。
從未謀麵的一平公主李慧雅給素修留下的深刻印象並不亞於美麗動人的永泰公主——不隻是因為一平公主的母親是後宮中有名的宸妃,更因為一平公主本身,一平公主實在是太出名了,連當年遠在楚宮的素修等人都有所耳聞,一平公主身為皇族,多年來降尊紆貴,留在民間,鮮少回都城平城,一年當中幾乎每個日夜都在貧苦的州縣為窮困的百姓義診,自己所得的賞賜與錢糧從不多留,大多數都分給了窮困的百姓,一平公主因此而名聲大噪,不止在燕國有名,就連楚國久負盛名的詩人於鶴卿、宋知古、李若光等人都曾寫詩稱讚她——這些詩人們向來都是看不起、厭惡燕人的,可對於心善的一平公主,他們也從不吝嗇溢美之詞,對其大加讚賞。
一平公主不如兩位姐姐高挑,卻擁有一雙比兩位姐姐都沉靜如水的雙眸,一副清心寡欲,與世無爭的姿態,就連向姑母行禮,也比兩位姐姐少了幾分阿諛,多了幾分不卑。
寧城公主李慧陽同樣是王皇後的女兒,相比姐姐,她則更像母親王皇後一些,一樣的眉眼,一樣的姿態——對於這位從未見過的姑母,寧城公主也不像其他兄弟姐妹裝作滿心歡喜,故作親近,她所表現出來的隻有陌生與抵觸——長公主也看在眼裏,不聲不響,仍是笑意盈盈將寧城公主誇讚了一番。
郗國公主李慧師今日並沒有和平時一樣“瘋瘋癲癲”的,這令在場的王皇後等人鬆了一口氣,若是郗國公主在這個場合鬧了起來,可就不好看,難以收場了。
或許是和晉王李佐差不多的麵龐,或是郗國公主真摯的眼神打動了長公主——像對晉王李佐一樣,長公主將郗國公主李慧師招呼到跟前,說了差不多的話,意在姑母回來了,可以時時來看姑母。李慧師對於這位從未謀麵的姑母頗有好感,尤其是姑母在看著她的眼睛說話時的模樣,讓她不禁想起自己的親生母親——如果母親和妃還在,應該也會像姑母這般看著自己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