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孝順,遲遲未決,艾晅苦苦相勸,皇帝終於願意,可還未動手,就被江宜公主,也就是皇帝的親妹妹告訴了太後,太後派人將皇帝軟禁在大明宮涼風台,閑人不得入內,隨後又羅織罪名將艾晅打入了刑部大牢,就等秋後處決了。
艾晅知道,秋嵩在這件事中是支持太後的,秋嵩他辜負了自己對他的期望,也辜負了朝廷,為了富貴榮華,苟且安生。
這樣的學生,艾晅不想見,也不想指責他。
不是痛徹心扉,不是沒有力氣去罵他,而是人各有誌,艾晅想,自己有為國家豁出性命的打算與勇氣,並不能代表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樣。
不想指責秋嵩的艾晅,也不想見他。
當看到來者是秋嵩後,艾晅又閉上了眼睛。
站在欄杆外的秋嵩也低下了頭,他故作輕鬆的神態,實在不想讓人看到他含淚的雙眼。
秋嵩默默瞥著躺在地上的恩師,隻見恩師渾身血跡,身上的囚服被鮮血浸透,看不出本來的麵目,頭發散亂,胡亂蓋在胸前,而那張常常為人稱道的英俊的臉也看不出本來的瀟灑。
一個名聲甚大,各方麵都堪稱完美的人竟然落得如此的下場,秋嵩內心悲痛萬分,想要呼號,又不敢叫出聲音來。
他知道恩師現在不願意見他,對他很是失望,但他也是有苦說不出。
秋嵩是艾晅一手提拔起來的愛徒,兩人很是契合,但秋嵩又比恩師多了一份圓滑——秋嵩看出來太後此次很是生氣,必須發泄出來,才能罷休。因此秋嵩順著太後的心意,多次帶頭批判自己的恩師,希望能解太後心中的怨氣。太後怨氣一過,定會想到恩師的好處,恩師又是太後愛女的駙馬,不看僧麵看佛麵,太後定然會原諒恩師的行為。
可不曾想到,太後此次是下定了狠心,要處死恩師艾晅。
這下,秋嵩可慌了神,沒想到他竟然做了恩師的掘墓人,太後還欽點他為主審官,要他將此案負責到底,包括秋後處決,他也要在場。
秋嵩不想恩師失去性命,多次想要保住恩師,卻被幾個女宰相阻攔,尤其是先應說他好糊塗,已經做了此事,全天下人都知道艾晅是個亂臣賊子,全天下人都要求處死艾晅,他秋嵩作為學生,有勇氣揭露老師的罪行,這種大義滅親的行為很得天下人的讚賞,“艾晅謀逆,秋嵩大義”的事情已經傳遍四海,怎好更改?
秋嵩也被上官宰相的話點醒——何必要為了別人而放棄自己的性命?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這句話在秋嵩心中過了無數遍,他不能死,不能去送死!
所謂的艾晅謀反案,已經牽連了許多忠心耿耿,卻不願意奉承太後的大臣了,太後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打擊異己,排除所有不聽話的人,將燕國的朝堂控製在自己的手中,然後成為燕國真正的主人。
太後的目的很可怕,秋嵩暫時找不到阻止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