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嵩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若是父親在世,定會瞧不起現在的他,不會認他這個兒子,會狠狠的斥責他。
父親秋從新經曆了許多苦難,上天不體諒父親,給了父親一個糟糕的家,家人先後遭奸人陷害,父親裝瘋賣傻,才逃過一劫。父親上京鳴冤,多虧了先皇聖明,受理了父親的案子,使得案件的真相大白,不但如此,還任命父親做官,姑姑成為了後宮的妃嬪,他們秋家的命運就此改變。
父親秋從新從縣令做起,最後官至黃門侍郎,成為重要的官員,這也使得秋嵩自小生長在一個較好的環境中,有許多別人沒有的機遇,秋嵩自小聰明好學,父親秋從新請來好的先生教授技藝,秋嵩長大以後就很有才名。
比起技藝,父親秋從新更注重兒子秋嵩的品德。
自打秋嵩記事起,就常常接受父親的教誨——做人要品德端正,清清白白,做事要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做官更要剛正不阿,敢於進諫,匡正朝堂不好的風氣。
秋嵩還未入仕,就在父親麵前立下誓言,以後定會當一個嚴於律己,忠君愛國,為百姓考慮的好官。
至今,秋嵩還記得父親欣慰的笑臉,充滿了對他的肯定與期許。
事到如今,父親若還活著,還會對他綻開笑臉嗎?
秋嵩重重的後退了幾步,身子僵硬,臉色慘淡,麵對恩師,回憶起父親的笑臉與話,隻覺得頭昏重,似是有什麼東西壓到自己的身上。
“爹爹,兒不是違背您的教誨,兒也是逼不得已的啊,兒豈敢忘卻您的教誨,怎能忘記先皇對秋家的恩典,怎能忘記兒子是如何進入朝堂的呢?隻是現在由不得兒子去選擇了——”
“恩師啊,學生今生能成為您的門生,十分榮幸,學生以追隨恩師您為榮,也以恩師您為目標,一直在努力,但這次,學生不能追隨您了——奸佞未除,還在猖狂,學生不能與您一起證道,您指責學生也罷,悔恨有我這個學生也罷,學生也不能追隨恩師了,等到有朝一日,學生會為您雪冤,就像您當年為池陽公主駙馬雪冤一樣努力——學生愧疚,隻能先苟活於世了——”
秋嵩目光悲愴,心中萬般言語,隻能說給自己聽,身後便是太後派來的宮女宦官,一刻不停的觀察著自己和恩師,神色冷峻,對於眼前艾晅的慘狀無動於衷。秋嵩慢慢抬頭,努力凝望恩師艾晅,目光停留在遍體鱗傷的恩師身上,心中說不出的淒涼無奈。
看來,這次是無法挽救恩師的性命了。
秋嵩開口即落淚,但很快就拭去,重新換上了漠然的神色,道:“恩師,這也是學生最後一次叫您了。可惜您作為老師,沒有給學生做出一個好的榜樣,您自詡聰明,卻看不清世道,也看不清朝堂,現在太後英明果斷,件件事都出自太後的賢明決斷,國不可一日無太後,為臣者能有一個賢德的主公,幸甚至哉,恩師,學生已經仁至義盡,還望恩師能夠及早回轉心意,太後愛才,一直在等著恩師回心轉意,恩師棄暗投明,前途無量,富貴仍舊,還能夠和公主一家團圓,共敘天倫之樂,如此美事,勝過此地數倍,這一好一壞,無人會有第二種選擇——恩師,還是依從太後的旨意吧,不要跟太後作對,去向太後認錯,恩師,那之後,你還可以立在朝堂,繼續做宰相,為國家出力啊,可是恩師,你選錯了以後,可就什麼都沒有了,您就不是宰相了,也不能做任何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