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焦讚夜殺謝金吾六郎發配汝州城(1 / 2)

焦讚與軍校進了仁和門,隻見人如蟻聚、貨似山積。焦讚言曰:“若非老哥放出,怎麼見得這般熱鬧去所?”軍校驚曰:“汝好大膽!倘人聽見盤詰,究出是三關逃軍,拿去問罪,且不連累本官?”讚笑曰:“道這一聲,便有何害?”急行到酒館麵前,聞得作樂歌唱、佳肴飄香,讚曰:“可進裏麵沽飲三杯而去。”軍校曰:

“這裏鬧紛紛的,我等難以從容飲酒,當往城東高樓偏僻去處飲之可也。”焦讚聞他這話,遂邀軍校徑往望高樓飲酒。飲至日色將晚,軍校催讚回府,讚曰:“此地難得,望老哥多飲兩杯。今晚隻在此店歇宿,明日回去也罷。”軍校曰:“明日本官見責,我等怎麼回話?”讚曰:“無妨,我自解釋,不致罪加汝等。”軍校見其性急,恐嚷鬧起來被人知覺,隻得依隨,直飲酒至更盡方罷。

飲罷焦讚不肯歇息,邀軍校乘著月色東蕩西遊。遊到謝副使門首,聽得裏麵大吹細擂,作樂飲酒。焦讚曰:“這個人戶好快活也。”軍校笑曰:“你不消說他,此乃謝金吾之家,是你本官對頭,乃當朝第一寵臣,最有權勢。如今領著聖旨來拆滴水天波樓,汝本官回來正為著這些事情。”

焦讚先未知謝金吾之家,也自罷了。此時一知,殺心頓生,謂軍校曰:“汝二人在此等著,待我進去結果了這賊。”軍校嚇得戰戰兢兢,渾身麻了,言曰:“汝生出事來連累我等,不如從速轉回店中安歇。明日回去,本官還不知覺。不然我先回去報知本官,定行重責。”焦讚怒曰:“汝二人要去隻管去,我今定要這般行也。”

二人拖焦讚轉至後麵牆角邊,焦讚說聲:“撒手!”縱身一躍,跳過其牆,裏麵乃後花園也。

焦讚悄悄進到廚房,家人俱在堂上服侍飲酒,隻有一個丫頭在廚房整備酒肴。焦讚抽出短刀,向前將丫頭殺了,提頭走出堂中。隻見金吾居中坐著,樂工歌童列於兩旁,焦讚將那顆頭照金吾臉上擲去。金吾大驚,濺得滿麵是血,大叫:“有賊!眾人快拿!”

焦讚走向前罵曰:“奸佞賊!你認得焦爺麼?”言罷,一刀砍落其頭。眾人見了,各自逃生。焦讚餘怒不息,將其一門不分老幼盡皆殺之。有詩為證:

靜中察天道,天道好循環。

妄意將人害,全家一劍餐。

時夜三更,焦讚將筵中美酒佳肴飽恣一餐。臨行思忖:“謝金吾一家被我殺了,他乃聖上寵臣,豈肯善罷甘休,必貽累街坊受禍。不如留下數句,與人猜詳,庶不貽害他人也。”即以血大書四句於壁,詩曰:

四水星連家下流,二仙並立背峰頭。

明明寫出真名姓,仔細參詳莫浪求。

題罷,複從後園跳出去,尋軍校不見,乃躲於城坳過了一夜。

次日清晨,逃回楊府去了。

卻說巡更軍卒夜聞謝副使府中被盜,亟報王樞密知之。王欽徑往謝府視之,隻見老幼一十三口俱被殺死。壁上大書血字四句,乃是凶手名姓。王欽命人抄寫,進奏真宗。真宗大驚,下命王樞密體訪此事。王欽奏曰:“臣緝訪得殺死謝金吾者,乃楊六郎新招賊徒焦讚是也。”真宗曰:“楊郡馬鎮守三關之地,哪裏有部將來此殺人。”王欽曰:“日前楊六郎私下三關,帶得焦讚同來。乞陛下遣兵圍住楊府搜捉,便知端的。”真宗允奏,敕令禁軍捕捉楊景與凶手焦讚。旨命既下,禁軍百十餘人領旨而行。

時六郎正與令婆計議天波樓之事,忽左右報:“夜來焦讚入城,越牆入了謝金吾府中,殺死老幼一十三口。今皇上差禁軍圍府捕捉。”六郎曰:“這個狂徒,敗吾家門!”道罷,禁軍已一齊衝入捉拿六郎。焦讚聽得這個消息,手執利刃,一直殺入。禁軍見其凶惡,放了六郎,不敢近前捕捉。六郎喝住焦讚曰:“汝生出這等大禍,尚敢拒朝廷之捕耶?好好自縛,去見皇上請死!”焦讚曰:

“這一生也不知殺了多少奸徒,希罕砍這一十三口!我今把這些狗奴殺了,待與將軍回轉佳山寨,看有什麼人來奈我何!”六郎怒曰:

“汝犯下逆天大罪,又說這等不法之話。今若不聽吾言,先斬汝頭去獻!”焦讚乃放下利刀,唯諾而退。禁軍複欲來捉,六郎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