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一朝身負屈,千古遺恨多。
卻說呼千歲說了這番話,夫人道:“相公,妾想連日夢兆甚是不祥,每見火球下掉,把我家的宮殿燒毀,妾心所以逐日憂悶。今知相公與龐妃爭鬧,妾愈恐懼。相公極早啟奏才是。”千歲道:
“夫人差矣。夢中之事,何以取信?”千歲正與夫人講論,忽見家將李元稟道:“外麵陳琳要見千歲。”呼爺道:“請他進來。”
李元走到外邊,說道:“千歲有請。”陳琳搶上廳來,見了千歲。分賓主坐下,呼爺道:“公公乘夜降臨,有何見教?”陳琳道:
“方才千歲同貴妃爭了這一場,哪曉龐妃回宮哭奏。聖上大怒,今差國丈領兵到此,必然凶多吉少。咱與千歲交好,所以冒險而來通報。”千歲聽說大驚,陳琳叮嚀而去。古人雲: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君君自迷。
呼必顯急忙到書房裏,喊道:“不好了!”夫人道:“相公卻是為何?”呼爺道:“方才陳琳到來,說道龐妃回宮狡奏,聖上大怒,今差國丈龐集領兵到來,隻怕凶多吉少。如何是好?”夫人聽說,嚇得目瞪口呆,魂消膽喪,醒來大哭道:“相公既與龐妃爭過幾句,原勸相公奏聞聖上才是,如今反被龐妃慫怒天威,受此屈也。”千歲道:“古雲: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不得不亡。俺呼家將曆受國恩,襲叨帝蔭,今聖上一時遷怒,惟聽命耳。幸次兒守信太華山他鄉未回,快令大兒追往前去,待他會見了守信,一同逃往他鄉,俺呼氏方有接續。”夫人道:“既如此,快喚大兒出來,與他講明這話。”
道言未了,守勇已到書房。見千歲同夫人這般光景,守勇道:
“爹娘為何如此?”夫人道:“兒啊,你爹爹與龐妃嘔氣,被他狡奏,聖上已差國丈領兵到來,諒必凶多。故此喚我兒出來,把這個緣由與兒說明。你速去尋了兄弟,且往別處躲避,日後好與爹娘伸雪。”守勇聽說,一泡眼淚,說道:“蒙爹娘恁般吩咐,孩兒怎忍分離?”千歲道:“我兒讀的《孝經》,可是教你違逆父母之命的麼?”
夫人道:“兒啊,你聽爹娘囑咐,快尋兄弟去罷。”守勇隻是啼哭,依依不舍。
忽聽外邊河翻海沸,火炮震天,家將報道:“啟上千歲,外麵許多官兵圍住在那裏了。”千歲聽報,閉目凝思想道:“記得父王在日說,楊六郎破天門陣的時節,有個道人姓鍾,曾與俺父王說,後世子孫有難時,可把這錦囊開看。我想今乃天大奇殃,何不取來一看。呼爺取出錦囊觀看,裏麵寫得明明白白,說道:“呼家將難脫龐妃害,兩世子快從地穴行,到後來夫南妻往北,得恩詔除奸複大功。”千歲看畢,將錦囊交付守勇,催他速從地穴裏去。守勇想道,事到如今,不得不依。正是:
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
守勇別了爹媽,從地穴裏去,卻見裏麵隱隱有火光相照而行,直走去了。千歲又吩咐男女家人:“你們也從地穴裏去罷。”家人仆婦齊道:“小的們蒙千歲恩養,情願死生同在一處,不甘棄主貪生。”忽一小僮哭將出來,跪告千歲也要從穴中逃命。哪曉這地穴自世子去後,裏邊火光就沒有了。這教:
天書遠詔征遼將,暗度呼家續舊弦。
且說龐丞相專等天色將明,即傳令開刀。三軍奉了將令,急忙升炮起營,領兵殺進。可憐呼家將,一門三百餘人,頃刻間都成了無頭之鬼。丞相吩咐兵士,把首級拿來點驗,細細查看,單單不見呼家兩個兒子的頭顱。丞相滿腹狐疑,隻得硬了頭皮複旨,奏道:“臣龐集奉旨領兵抄滅呼家將,共殺男女三百零三口,獨呼守勇、呼守信的首級未見,他兄弟兩個必然逃了,臣思斬草不除根,逢春依舊發。若不追除,倘若日後他結黨成群,擾國殃民,臣本不言,因呼家兩個兒子的武藝,比他祖父更勇且強。”仁宗道:
“卿奏甚是。著再點鐵騎五千,追趕便了。”丞相領旨出朝,仍往教場點兵。正是:
旄頭夜落捷書飛,來奏金門著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