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知堪敵幾萬,傾城最在著戎衣。
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回。
且說龐丞相自從提兵之後,四處追捉,仍找不到呼家兄弟的蹤跡。回朝誑奏:“呼家兄弟善於妖法,軍兵不能前進,伏乞皇上敕召法師,馳赴軍前蕩滌邪氛,以便追獲。並敕各省撫按,嚴督郡邑文武官吏巡員將弁,一體協力查獲,即以官升吏賞。如不嚴行查獲,察出一並究參。如此則易於破獲,以免隱跡潛蹤之患。”
仁宗覽奏,即降旨禮部王曾:“著人繪畫了呼家兄弟的圖形顏貌,頒布中外文武,一體追獲。如敢徇情故縱,照律應加三等治罪。欽此。”
那仁宗回宮想了一會,道:“呼延讚乃我朝的功臣,皇祖極寵愛他的,是以襲封呼得模為忠孝王,並賜了金龍鞭,命他在朝秉政。不料朕躬臨禦,覓了龐丞相的女兒到宮,封了她為貴妃。朕一時未曾想到,被龐妃借用了正宮的鑾輿,被呼得模議諫了一場。
哪曉龐妃奏說得模欺君罔上,朕即令丞相龐集領兵抄滅呼家。不料得模之子呼守勇、呼守信遁去無蹤,龐妃必欲追獲,杜絕其源。
朕誤聽其言,複命龐集統兵追趕。今龐集稱呼家妖法厲害,軍兵莫敵。但是呼家諒非奸佞,何以龐集疏奏至此,其中定有嫌隙。”
仁宗正在思前想後,恰好龐妃進見,奏道:“臣妾受皇上格外之恩,已敕臣父龐集領兵追捉呼家,誰曉他妖法多端,不得不奏聞陛下。臣妾想,呼家將如此難捉,莫非罡煞臨凡,致多怪術,必請法師鎮治,然後進兵有效,再令欽天監夜觀星象,把遷位宮次講明,方得追趕不虛,若不早為製伏,遲則生變,到了那個時候,隻怕鞭長莫及了。”仁宗道:“龐卿所奏甚是,朕想呼家將乃皇祖開國的功臣,故襲封他子孫世守,朕因操守不堅,一時惶愧,把一個赤心忠良的呼家將一旦盡殊,今被廷臣議論,朕心常自憂思。
今卿這奏,朕亦難為,卿且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那龐妃執意要仁宗降旨,仁宗隻得降旨欽天監。
話說欽天監監正孫太,奉旨上台,要將周天過宮凶吉次序逐一查看,那青龍離宮三度,白虎遷垣數仞,查此二星,恰恰應的呼家兩子,幸喜將星尚伏,幹戈不致衝旺。那監正下台,俯伏金階,奏道:“臣孫太奉旨觀星,查得青龍白虎二星,雖屬離宮退位,幸將星伏下,台垣輔弼正在離宮退位,須皇上亟宣禳保,以安眾象。”
仁宗聽奏,沉吟良久。回到正宮,曹後接了駕,擺下禦宴,問道:“聖上今日進宮,為何不快活?”仁宗道:“娘娘有所不知,朕因誤聽於龐妃,把一個皇祖的大功臣冤殺了,既已輕聽誤殺,又令加兵追捉,去今四月,昨日龐集奏雲,呼家妖法厲害,奏請法師馳趕除妖,以便追捉呼家兄弟。今日龐妃奏亦相似。旋據欽天監孫太奏複,青龍、白虎二星離垣,請朕祈禳歸宮,以安輔弼。朕思呼家兩個兒子,上應二星,如今隻好不動不變,也不聽龐家添兵去追,慢慢地不理這事算了。”
曹後道:“古雲:聖上乃上帝委治人間,須代天宣化。今我主慈祥教化,四海人稱堯舜,但我主過於寵愛龐家,反被龐家父女弄壞,豈不可惜,況且呼家將原有功於我朝,其忠良之念,決不肯變。龐家既有這般奏法,還宜省察,試看呼家果否,然後用事,使廷臣畏懼,庶朝野肅清。今我主聽了龐家的奏章,不審是非,就把呼家來滅,未免廷臣有道我主不分善惡、輕聽佞臣之言,冤殺忠良。因我主太過仁慈了,故奸佞敢於侮君。”仁宗道:“娘娘,已往之事,不必講他。如今夜深了,睡罷。”卻是:
五更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到了五更時分,隻見月淡星稀,仁宗升殿,卻好朝堂無事,退殿進宮,正遇西宮的劉妃娘娘往正宮請安,仁宗就進了西宮,道:
“愛卿為何美容比前日清瘦了些?”劉妃道:“臣妾近日覺得身慵意懶,想是精神稍減。”仁宗道:“劉卿,這教: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幹。”
仁宗來到西宮,劉妃接了聖駕,奏稱:“臣妾不知駕到,有失恭迎,望我皇恕罪。”仁宗道:“劉卿何罪之有?”劉妃道:“臣妾接駕不恭已違儀典,若不奏請赦除,慮恐廷臣議論。”仁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