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僧道較藝梅花樁英雄暗探白蓮寺(29)(1 / 3)

如此進了十一道閘,到了十二道閘,閘的分量又重,閘口尤其堅固。外麵第一道閘重有兩千餘斤,裏麵第一道閘重有兩千餘斤,當中的十道閘重各一千餘斤。老寨主白玉祥製造這十二道閘,約有三年的工夫,花費了無數的金錢。此閘並非混鐵所造,乃是四方的柏木柱子,外麵鑄以生鐵,生鐵之外包以風磨銅。此銅出在台灣,銀龍故此認識,要是別位來,必以為是鐵的。進了十二道閘口,十隻船在西,十隻船在東,頭南舵北,水手立桅拉棚,二少寨主一展令字旗,落閘開船。這十二道閘口,有五百人把守,裏閘是一百人把守,外閘是一百人把守,當中每閘是三十人把守。銀龍聞聽一聲令下,唏啦嘩啦,落了十二道閘。銀龍心中暗想:“這就叫撒手不由人。要想出去,除非肋生雙翅。”船向南去一裏之遙,看見水內竹城一道,俱都是半尺餘粗的竹子,用鐵絲擰的銅鐵網掛在竹城之上,年久風吹雨灑,生了鏽如同長在竹子上一般,簡直就是銅城鐵壁。二少寨主令旗一晃,說道:“下帖之人已到,開竹城!”此竹城是十二隻大船所做,一麵六隻,嘍卒們聞聽令下,竹城六隻向東,六隻向西。船底下有鐵掃帚,連魚都過不去。二十隻戰船過了竹城,來到寨前,下了戰船登岸,是三合土砸地,兩旁栽種的樹木,半由天力,半由人工,每樹相隔,俱都一丈來遠。來到頭道山口外,二百名削刀手都是年青力壯的人,比平常人都高一頭,太陽平西的時候,削刀被日光一照,耀眼錚光。蕭銀龍心中暗想:“為我一個下帖之人,何必如此誇張?”蕭銀龍又一轉想:“也許是為三位老前輩的聲名,才這樣舉動。”不表蕭銀龍心中思想,二少寨主叫道:“蕭少俠客!敝山每遇高朋下顧,必然擺隊迎接,少俠客前行一步吧。”蕭銀龍說道:“二位少寨主,在下造次了,貴山有這樣山威,在下要先行了。”語畢,向前走去。削刀手相隔一丈來遠,雙手帶搭著架子,刃兒朝下,人的身量,五尺來高,刀刃離地四尺多高,非叫人的腦袋擦著刀刃不可。蕭銀龍哈著腰,向削刀手隊內行去,刀刃俱都微擦粉嫩色壯帽。蕭銀龍向前走著,心中思想:“明朝吳三桂在關東盛京鑽過刀山,喝過血酒;我勝三大爺在蓮花湖也鑽過刀山。我雖不敢比古人吳三桂與今人我勝三大爺,我蕭銀龍也可稱鑽刀山的第三個了。”不表蕭銀龍心中思想的事,再表二位少寨主在旁觀看,蕭銀龍從刀下鑽過,猶如無事人兒一般,小英雄真可比三國時的常山趙子龍,混身都是膽。少寨主看罷,一聲令下:“削刀手撤隊!”這一聲令下,削刀手俱都轉身形,背向而立,兩排人各向上走一步,當中讓出一丈來寬的檔子。過了頭道山口,來到二道山口外,蕭銀龍舉目觀看,二百名長箭手,每人都張弓執矢,紉扣搭弦,身穿虎皮色的衣服,一個個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嬰兒。小俠客心中明白:“這是賣弄威風,決不能亂箭攢人。何況還有二位少寨主陪著我呢。”銀龍是視有如無,向前大搖大擺而行,二位少寨主暗中佩服銀龍,不愧是俠客的後人。走到相隔長箭手兩三丈遠,二少寨主一聲令下:“長箭手撤隊!”長箭手撤下箭去,將弓向背後一背,一排排,一行行,垂手而立。過了二道山口,來到三道山口,柵欄門兒之外,二百名撓勾手,所使的家夥以本山出產的藤子作杆,有六尺來長,安著六寸長鋼尖子帶倒須勾,一百名在東麵,一百名在西麵,具都伸著槍杆子,相隔一尺來寬的檔子,尖兒對著尖兒。人要是打當中走,必被槍尖紮上,倒須勾掛著。蕭銀龍走到距撓勾三二尺遠,仍然是徐步而前,自自在在,獨如無物一般。二少寨主令旗一展,撓勾手將撓勾抱在懷內,向兩旁站立,大氣兒不聞。蕭銀龍進了紅油漆柵欄門,有兩個大漢,身體魁梧,一個麵似熟蟹蓋,疙哩疙疸;一個麵似藍靛,凶若瘟神,俱各懷抱撲刀。見了銀龍,一聲喊嚷:“什麼人敢進寨門?”二少寨主說道:“這是下帖人,少俠客蕭銀龍。我弟兄奉老寨主之命前去迎請。”這兩名大漢微聲說道:“少俠客,見了我家老寨主,你要小心哪。”銀龍帶笑答道:“多承指教。”走了不遠,又見兩個大漢,也是如此。一連走過了三對大漢,迎麵有一座高台,三丈餘高,四角見方,南北長百餘丈,東西寬百餘丈。白玉祥占山四十餘年,煞費苦心,工程浩大,建設非隻一日,九龍山內有七座磚瓦窯,九座石灰場窯,石匠工人三千餘名,九龍山的寨子牆,大半是石頭所作,又有稻田,竹葦藤等出產,山坡良田共有千頃,嘍卒都以耕耘為業,大麥二秋之後,捕魚獲利,嘍卒寨主都有家眷,女子學養蠶織布,俱都是按治理國家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