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洛陽的戰鼓聲(五)(1 / 2)

天氣愈發地冷了起來,蒼涼的天空上也許久不曾見到溫暖的陽光了。涿州城外,十餘萬北唐大軍排開陣勢,軍隊蜿蜒綿長足有數裏。一麵又一麵的北唐旗幟在風中獵獵飄揚。

自大軍進入河北以來,趙德昭連戰連捷,大軍不斷收複著失陷的城池,在一片歡慶的聲音中,趙德昭集中了旗下九個軍的主力以及一路征收的一些民壯,共十五萬人攻擊涿州一線。

而堅守不出,嚴查城內通敵奸細的塔爾人,讓趙德昭踢到了進入河北以來的第一塊鐵板。十五萬大軍攻城整整兩日有餘,軍隊在城下死傷疊及,可是卻沒有占到半點便宜。

涿州的塔爾人對於百姓沒有壓迫地過分厲害,入城之後反而殺了一些大戶來給平民發糧,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近在眼前的利益總是好過遠在天邊的尊嚴,更何況塔爾人對於不合作的漢人,態度一向堅決。

將他們的男人頭顱砍下,掠奪他們的房屋和財富,將他們的妻子和女兒壓倒在身下。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為尊嚴付出代價的。當妥協成為一個主流選擇的時候,會有很多人來跟從這個輕鬆的決定。

而任何的年代,或者說任何的政權下,都會有不得誌和想要投機的野心家。在那些投靠過來的文人和將軍們的幫助下,一支又一支漢人的守城軍隊投入到了和唐軍的作戰當中

不同於之前那些一觸即潰的偽軍,涿州的漢人部隊具有一定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那些北唐各處拚命的精銳,但是和那些地方駐軍相比,卻是不遑多讓。

八萬多的守軍憑借著高大堅實的涿州城,無疑給唐軍的攻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北唐陣前,騎在馬上的趙德昭細細地打量著遠處布防嚴密的涿州城,塔爾人雖然不善於守城,但是箭術卻是個個了得。 這數萬的塔爾人,借著城樓的居高臨下,屢屢對於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史恩臣!”趙德昭對著隨他一起來到陣前觀戰的一員戰將說道:“你們八十九軍趕製的攻城器械完成了沒有?”

“啟稟陛下,末將督造的器械已經完成,八十九軍願為全軍鋒矢,攻打涿州。”

“好……”趙德昭眉目之間盡是飛揚笑意,昂聲道:“朕便在此處,坐看你史恩臣成就赫赫功名!”

“謝皇上!”史恩臣手臂一抬,對著自己本部的士兵大聲喊道:“出擊!”

北唐陣前隨即響起了一陣陣雄渾的鼓聲,陣前的八十九軍士兵簇擁著成百上千個攻城器械,緩緩向涿州逼近。走在最前麵的是過河橋,顧名思義,這種器械的作用便是用來填補那些護城河。其構造是由兩段橋麵折疊在一起,它上麵有“絞車”裝置,可以自由地控製俯仰度,使它能適應不同寬度的護城河。是北唐軍中威名已久的一大利器。

在每個過河橋的後麵,都緊緊跟著十多名的青壯和五六名手持大盾的重甲兵,這些人的任務就是將過河橋推至護城河邊上,然後將過河橋在護城河上展開。在前進時,這些士兵還可以依靠斜立的那一段橋麵作掩護,但當過河橋完全鋪展開來的時候,他們就將完全暴露在敵人弓箭手的麵前。所以這些重甲兵的防護至關重要

在那些守護過河橋士兵的後麵是雲梯和牛皮大車,涿州城下的雲梯比之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是北唐精心研製所得,在之前的陽平關、大散關等諸多高難度攻堅戰役中,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它的下麵設置了車輪和掩體,形狀有如活動的房屋,裏麵可以藏下士兵數十人。掩體上麵設有一個折疊的梯子,可以自如地伸縮,梯子的末端裝有鐵勾便於勾住城牆,使之不會輕易地被掀翻或者偏離城牆。

而牛皮大車則是由數張巨大的牛皮縫製而成,每一輛牛皮大車都可以藏下五六十人,堅實的牛皮可以抵擋城樓上不斷傾瀉下來的羽箭。就算被砸傷飛來的石塊,因為牛皮具有彈性的緣故,所受到的傷害也可以減少。因為西南蜀道艱難,為了攻下西川的北唐,在攻城器械方麵,也是下了極大的心血。

大量的北唐步兵躲在雲梯和牛皮大車的後麵平穩地向前推進著,其它的重甲兵和弓箭手則保持著陣形緊跟在四周。整個攻擊陣型嚴密而富有攻擊性。

坐鎮中軍的趙德昭不由地讚道:“恩臣不愧是虎將!”

身邊一群肩膀上早已掛滿了榮譽和戰功的將軍們,紛紛出聲應和。誰都知道,這史恩臣,是皇上在兵變奪位時候就跟在身邊的老人了,這地位,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而且史恩臣的軍功更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參加過關中、襄陽、隨州等多場會戰。以他的資曆,外放到河西做個一方鎮侯也是不在話下。可是皇上一直留他在洛陽擔著八十九軍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