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洛陽的戰鼓聲(六)(1 / 2)

“放箭!”

北唐的攻擊群已進入了塔爾人的弓箭射程,城頭上一下子就冒出了一排排的弓箭,隨著塔拉德的一聲令下,瞬時萬箭齊發,破空之聲過後便是一片炒豆般的“奪奪”之聲。胡人的箭術雖然精準,但是攻城部隊在戰車和盾牌的掩護下,傷亡極少,隻有少數幾個被流箭射中。

“弟兄們!衝啊!”史恩臣嘶聲呐喊,胡人的弓箭一旦開始發射,其餘各種防禦器械將會接踵而至,這個時候,越快衝到城下,受到的傷亡也就最小。

後麵的軍隊也是齊聲應諾,加快速度往城牆攻去。特別是弓箭兵,因為敵人處於高位,所以雙方射程不可以道理計。八十九軍的弓箭兵們此時也顧不上安危,以最快的速度跑近城牆開始了反擊。霎時滿天都是來來往往的箭枝,弓弦聲、破空聲不斷,甚至還能聽到雙方箭枝在空中對撞的“哢嚓”聲,這其中還夾雜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

戰場從來都是殘酷的,尤其是在,兩軍都十分驍勇的情況下。

塔爾人對於涿州的城防十分在意,他們也是和乃蠻一樣,為數不多的幾個,想要在中原做長久打算的部落。汪古人在霸州的慘敗給草原上的胡人們提了一個醒,如果沒有牢靠的根據地,就算掠奪了再多的財富,到最後,也可能隻是替別人做了嫁衣裳。因此自進入涿州以來,塔爾人就不斷地加固著城防。

此刻塔爾人占據著城牆高處,因而唐軍攻擊兵群的弓箭對他們的傷害極其有限。而隨著距離不斷的拉近,唐軍的士兵便越來越多地暴露在金軍弓箭的直接打擊範圍之內,傷亡也隨之增大。

其中,擔任掩護,起到壓製城頭火力的弓箭兵傷亡最大,他們沒有盾牌,在仰角過大的情況下,戰車也不能給他們掩護,對於居高臨下的敵人,他們好像隻是些會移動的靶子。但他們還是堅定地拉開弓箭頑強地反抗著,畢竟北唐的皇帝可就在後麵。雖然他們知道雙方的傷亡完全不成比例。

唐軍的攻擊兵群依舊在不斷地行進,城樓上的塔爾人開始向唐軍投擲點燃的艾草等火球,不少的箭頭上都裹著厚厚的油布,被火一點,呼嘯著向北唐軍中射來。不少的過河橋和牛皮車都著起火來,火勢很快就在這些器械上蔓延開來。不過八十九軍經驗豐富在連日的作戰中,早已摸透了塔爾人的手段,隻要哪個戰車著火,戰車裏便鑽出幾個軍士,提著早已準備好的泥漿和水袋,三兩下便把火撲滅了。

而衝在最前麵的一批民壯,很不幸地成為塔爾人弓箭手的攻擊重點。盡管有重甲步兵替他們用盾牌掩護,但是 過河橋每前進一步,便會傳來幾聲淒曆的慘叫。遠遠看去,過河橋經過的地方,仿佛是一條血肉搭成的紅色小路。

很快,過河橋已經衝到了護城河邊上,一名北唐軍官剛想說些什麼,手臂還未舉起,一支透著森冷寒光的羽箭,就已經從他的頭顱狠狠穿過,帶出了一陣紅白相間的東西。城樓上的塔隆索目光平靜,絲毫沒有為自己剛才的一箭而高興,隻是冷冷地下了命令,之後是一大片呼嘯而至的鋼鐵風暴,在那一瞬間,遮擋了太陽的光輝。護城河邊上,響起了一陣陣的慘叫,那些剛剛從田裏放下鐮刀鋤頭,拿起一天六個饅頭飯碗的農民,和那些從洛陽城裏剛剛出來,沒打過幾場驚天大仗的少爺兵,都在這一刻,公平地接受著死亡。

傷亡終究是有代價的,衝在最前的民壯們,紛紛一刀砍斷了綁住上半段橋身的繩索,然後搖動“絞車”,調好延伸橋麵的俯仰度,再迅速插上“銷軸”固定好兩個橋麵,最後再將“過河橋往護城河裏用力一推,一座壕橋就順利地架上了護城河。

顯然,這是個很短的瞬間。

但是,更顯然,會有很多人,在這一刻失去生命。

他們都是十分平常的北唐百姓,一生中,他們可能不會做過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他們會把大多數的時間花費在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娶一個能陪自己過一輩子的婆娘,在太陽落山的時候,看著自己虎頭虎腦的兒子和咬著手指的女兒,在婆娘的罵聲裏,偷喝上幾口自家釀的燒酒,吃上幾口自家地裏的菜果。

然後,突然地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自己的頭發已經花白。自家的婆娘,皮膚枯槁,青筋突兀,臉上堆滿了老人斑。有綁著辮子的娃娃喊他們“爺爺”“奶奶”於是,他知道,他們就這樣,麵對了衰老和死亡。

但是今天之後,他們如果沒有死亡。那麼當他們白發蒼蒼,病倒在床上的時候。他們會給自己的子孫,細細地講述,今天,他們所做過的事。

因為勇敢和驕傲,永遠都有讓別人知道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