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縣之戰,張德所部戰鬥的十分堅決,在城門失陷之後,唐軍又占據著民屋逐間逐間地和吳軍進行巷戰。原本巷戰這等近身肉搏是唐軍的拿手好戲,但是這一次韓言所部采用了新穎的盾牌裹身近戰的方式,而且軍中大量配備了輕便弩機,足有八百多架之多。放在平時的大規模軍團作戰當中,這些弩機起不了任何作用,可是在這樣不足萬人的城巷爭奪中,這些弩機的作用顯而易見。
一個弓箭手的養成最起碼也得一年以上,可是弩機,不到三天就可以。針對東吳戰力薄弱的缺陷,東吳的高層,無論是世家還是皇室,都在軍中大量地配備了弩箭。
北唐一般的弓箭手可以射到一百八十步,襄樊和西部戰區的精銳弓箭手可以用強弓射到兩百五十步以上。
而東吳最好的輕便弩也隻能射到一百五十步,不過射的短總比射不準要好得多。
在巷戰之中,韓言利用巨盾突進,弓弩掩殺的戰術顯然十分成功。這個在壽春城頭發出振聾發聵誓言的年輕將軍,不曾在心底一刻停止對於夢想的渴望。
戰鬥開始不到三個時辰,張德所部就先後失去了城牆及城中的主要街道,最後帶著五百殘兵死守在了囤積糧草的倉庫。
韓言調集攻城錘集中衝撞牆壁,陳縣的糧倉雖然堅固,但是在攻城錘的猛烈撞擊下還是出現了不小的缺口,水師士兵順著缺口殺入。
張德力戰而死,最後的五百唐軍在韓言所部的弩機衝射下無一幸免。他們最終沒有完成曹士選的所托,但是他們用生命詮釋了軍人的定義。
不到一天,徐州大營用來囤積糧草的陳縣的陷落,使北唐曹士選所部陷入了極大的被動。韓言在攻下陳縣之後,從倉庫搬運走的糧草足足有六十船之多,可以供應十萬大軍一月所需。
而最危險的是,因為韓言的嚴密封鎖,在下邳和韓言大軍對峙的曹士選還不知道陳縣已經陷落的消息。
因為對於北唐而言,如今最壞的消息在中原,而不是淮北。
十二月初八,在陸雲的指揮下,曆經多日苦戰的吳軍終於憑借密集的攻城車作戰戰術,一舉攻下北唐苦心經營數十載的江南行轅所在——信陽。
自北唐高層自章和年間在信陽建立江南行轅,總督東南戰線各處戰事以來,數十年間,不是沒有麵對過吳軍乃至是漢軍的兵鋒,但是到城池陷落的地步,卻還是史無前例耳的第一次。
此役,近八萬北唐行轅留守軍折損近半,信陽戰區宣撫使以下十九名高級軍官戰死,不計其數的刀槍盔甲連同那批足以支付數十萬大軍一月所需的糧草,落入吳軍手中。
據說消息傳到鄴城的時候,趙德昭氣的當場摔碎了茶杯。信陽的失敗,不僅僅是一座城池,一場戰役的失敗。而是北唐在中原地區軟弱的體現。白憲是名將,累累的功勳早就替白家掙下了無可爭議的名聲。如今唐軍在中原打成了這副摸樣,少不得有人要將西軍集結七成精銳卻遲遲不曾北上的事情來做文章。軍事上來看,失去了信陽的庇護,中原各地門戶大開。這一開,就不得不逼著趙德昭要下決心了。
十二月初九,李濼兵分數路,以陸雲、史浩、蘇子廉三人為各方麵軍主將,自引大軍接應全局。
連年大戰,中原地區的兵力幾乎被抽空,白憲失守信陽之後,其餘地方再也集中不起足夠的兵力來固守城池。
十二月十五,唐州、蔡州、順昌府等一府十二州相繼淪陷,白憲率軍退入許昌。
十二月十六。蘇子廉引軍會合武昌吳延年所部,進取北唐重鎮南陽。李濼親率大軍進逼許昌。
十二月十九,白憲在吳軍的猛烈攻勢下,堅持不住,放棄了許昌,退守汝州。同日,北唐重鎮南陽陷落。
此時白牧楚所部才剛剛到達陳留,而時雋麾下近三十萬西部戰區的主力,前鋒還沒有出潼關,後軍才剛剛踏出西京的城門。
局勢崩亂之快,實是北唐立國以來之未有。
從表麵上看,是因為白憲的接連戰敗導致了中原戰局的全麵崩盤。但是實際上,一切早在趙德昭過分看重西南戰場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當然,所有的方法都沒有對錯之分。因為後世的人往往是以最終的結果去判定,而不是雙方當時的態勢。所以隻要你成功,什麼都將成為浮雲。反之,一切都會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