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隔屏,她們來到內殿,老太妃半倚在坐榻上,與坐在一旁的韓大母有有笑。
梁太妃王弗苓也曾見過兩回,一回是大婚之時她牽著王弗苓到祭壇上焚香祭禮,一回則是被關在清秋殿之時透過門縫見太妃從殿前走過。
在王弗苓的記憶裏,梁太妃並沒有現在這般蒼老,身形也不似現在圓潤。
不過人總是會老的,慶元帝都老了,更何況的梁太妃。
她一直覺得梁太妃和善,如今蒼老了更顯得慈祥可親。
孫氏不敢搭話,隻能在一旁賠笑,她皮笑肉不笑的模樣讓看了便覺得想笑。
聽見動靜,太妃抬眼看了過來:“韓母,這邊是韓家的兩位嫡女?”
大母連連道是:“家孫品貌平平,太妃不必理會她們。”
太妃不以為然,誰都知道大母的這是客套話:“讓她們兩過來,讓本宮好好看看。”
大母衝她們招了招手:“還不快過來給太妃行禮?”
兩人乖乖上前,跪地行禮:“見過太妃娘娘”
老太妃樂嗬嗬的笑了起來:“韓母,你知足吧,兒孫繞膝之福可不是誰都能求得來的。”
大母聞言,神色有些變化,眉頭微微皺起。她不知道要如何回應太妃這句話,慶元帝不待見梁太妃之事,大母早就從韓淑芸口中得知了。
就在韓大母焦慮之際,太妃卻主動換了話題:“不知你這兩個孫女可曾婚配?”
大母聽梁太妃了別的,頓時鬆了一口氣:“回太妃娘娘的話,兩人都不曾婚配。”
太妃點頭:“世家女也無需嫁得太早,左右韓家養得起,要好好物色物色”
她在“物色物色”之時,眼睛總時不時的看向王弗苓,這些動作都被大母盡收眼底,她心裏不由打起鼓來。
韓家的婚事一定不能由外人做了主,那是韓家的資本,每走一步都要有益,所以大母很怕太妃會幹涉。更何況太妃今日一反常態邀她覲見,已經是奇事一樁,難保沒有這種可能。
果然聽太妃下一句便問:“那有沒有物色到好的人家?”
這回大母猶豫了,她揣測太妃的意思,像是有指婚的意圖。
大母回應:“倒是尋了一兩戶,就等著詢問對家的意思,若能成便成了。”
太妃置之一笑,嗯了一聲不再這個了。
大母心裏懸著的大石頭總算可以落地,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在殿中待了沒多久,便有宮婢進來通傳:“太妃,貴妃娘娘那邊差人來問了”
不必往下多,誰都知道韓淑芸的意思是讓太妃把人讓出來,她要見。
梁太妃並未多言,衝那宮婢點了點頭,轉而與韓大母道:“既然貴妃要見你們,我這就不便多留。”
大母忙起身行禮:“勞太妃還能記得住我這個人,往後若是太妃缺個話的,隻管開口。”
“韓母為人和善,往後若是有機會,本宮一定邀你來坐坐。”
大母躬身又是一禮:“是”
梁太妃讓宮婢送她們一行出殿,又將她們帶往韓淑芸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