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戰事起(2 / 2)

慶元帝眉頭一皺,對大公嗬斥道:“一派胡言!玄業大師清心寡欲,豈容你來詆毀?國公老糊塗了,什麼話該,什麼話不該,還要孤來提醒?”

若是換了從前,大公絕不會這般衝動的出來。隻是慶元帝此番有些過了,留玄業宿在宮裏,開不好的先例,大公總覺得有危機感。

慶元帝本就與玄業私交甚密,若是在將其帶進宮中,兩人再朝夕相處,住變成常住,常住變成攆不走

光想想就讓大公害怕,大夏再多一個皇帝,趙世恒怎麼辦?那可是韓家所有的希望。

韓淑芸不悄無聲息的給大公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了。

大公也就不再多話,退至一旁。

慶元帝看在韓淑芸在場的份上,又見大公退讓,便不再追究。

他繼續求玄業:“大師,你看如何?”

玄業一副無所謂的模樣:“這得看君上的意思,您實在惶惶不安,貧僧進宮陪伴也無不可,隻要君上能安心,貧僧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慶元帝連聲道好:“孤巴之不得,就這麼辦了!來人,準備準備,起駕回宮!”

大公等人連忙讓出一條道,侍衛們迎了上來,分站與兩側。

慶元帝與玄業執手走在前頭,韓淑芸與趙世恒跟在後頭,再就是韓家人。

韓淑芸跟在兩人後麵,見慶元帝與玄業話時眉飛色舞,全然不似他在宮中那般焦躁易怒。

她從前聽府裏的奴仆傳過一些民間醜聞,其中便有斷袖的,兩個男人情投意合,恩愛有加

越想越覺得心驚,堂堂一國之君,若真有那種癖好,豈不是荒唐?

韓家人目送聖駕離開,一行才又打道回府。

李氏與王弗苓同乘:“那日我去宮中,與貴妃娘娘了太尉之子的事情,貴妃娘娘左右其詞,讓我有些不安。”

她的不安是對的,韓淑芸一旦決定了的事情,韓大公都勸不住,畢竟她如今的身份尊貴萬分。

“母親莫要著急,您將這事與父親,先問問他的意思。”

李氏點頭:“也好,他是你父親,這件事情上麵多少有點話權。”

韓大郎與大公不一樣,大公以利益為先,所以他欣喜的將女兒送到宮裏去。而大郎卻十分不喜,文人的傲氣他也有,朝中同僚明麵上巴結奉承,背地裏韓家是靠女人飛黃騰達,在韓大郎看來就是恥辱。

他不能否認韓家若是沒了韓貴妃一無是處,所以他又恨,又離不開。多年怨氣的積累,讓他對韓家這種形式越發不滿,卻始終不曾爆發。

所以,韓大郎是不會同意的。

王弗苓也不怕韓大郎守不住這道防線,若是守不住,她大可以來一出苦肉計,一哭二鬧三上吊,逼韓大郎奮起反抗。

再不濟,她還能去求求玄業,再不行就隨便找個人定下親事。

反正能把韓家攪個翻地覆是最好的,她巴不得。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