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時過去,估計差不多了。
寧閑哼著曲,到果園外河溝,找到拴在樹上的繩子,把水裏鐵罐拉了上來。
嘩啦!啪啪!
去掉蒙著罐口的白紗布,鐵罐裏麵濺著水花,手電一照泛著銀白色,竟然是一條條河魚。大的也才巴掌長短,但足有十幾條之多,擠擠挨挨盛滿了鐵罐。
大多數都是草魚,也有嘴大有須的鯉魚,還有鱗片細、身體狹長扁平的鯝魚,這邊俗稱穿條子。
“這樣也能抓到魚?”
看到滿滿的一罐魚,直播室裏一個個瞪大眼睛。
他們見過釣魚的網魚的,也有脫光了下河摸魚的。但這種往水裏扔個鐵罐,再拉上就是滿滿的魚,真的沒見過。
“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寧閑笑笑,這種方法叫做端魚。顧名思義,就是把魚從河裏端上來。
原理很簡單,寧閑沉進水裏的鐵罐,其實就是一個簡單陷阱。裏麵放了半個地瓜饅頭,就是誘餌。
魚尋著食物遊過來,從上麵罩著紗布的孔鑽進去。但等它們想出來的時候,可就找不到這個孔了。
這樣隻要等一段時間,鐵罐裏的魚自然越來越多。
新鮮河魚ge!
原路返回,回到果園,寧閑找到纏了塑料薄膜的那幾顆大樹。拿手電一照,樹下的葉子、土塊在動,仔細一看,原來是一些東西在樹根下爬。
這些東西手指肚大,黃褐色的甲殼,身體兩側有芽翅,前足是一對大鉗子,像是某種昆蟲。
這其實是蟬的若蟲,俗稱知了猴、知了龜。別看這東西慢吞吞,相貌醜陋,油煎可以火燒也行,味道都是一級棒!
知了猴從地下爬出來,很快就會褪去甲殼變成蟬。蟬吸食樹汁產卵,卵埋到地下三年才能成長成知了猴。
現在是95年的農村,這東西還多得是。如果再往後幾年,由於大樹老樹被砍伐,以及過度捕捉,農村也都很少見了。
蘋果園挨著河,河邊就是成片的樹林,所以知了猴格外多。寧閑如果用手電照,個把時也能照幾十個,但他懶得花這個力氣。
用塑料薄膜把樹幹纏住,知了猴爬到一半就會掉下來。這些沒什麼思維的東西,會固執的一遍遍往上爬,然後一遍遍掉下來。
這樣隻要等上一段時間,這些知了猴就在樹下集合了。
“還不錯。”
寧閑手電照了照,他一共纏了五棵樹,一棵樹下十多個個,這就是五六十個,夠炒兩盤了。
知了猴ge!
“主播厲害啊!”
“這荒郊野外的,到處烏漆抹黑,竟然找到這麼多東西!”
“這還真能做一頓大餐了!”
……
一條條字幕飄過,之前還懷疑的眾人,這下徹底服氣了。
寧閑哼著曲回到屋子,他現在有一罐魚,五十多個知了猴,野菜、蔥、辣椒若幹,瓜果幾個,以及煮熟的玉米三根。
寧閑就一個人,這絕對算一頓大餐了。
食材已經集齊,接下來就是具體烹飪。其實根本談不上烹飪,這裏雖然有鍋灶,調料卻隻有粗鹽。
但寧閑認為,真正厲害的廚師,並非靠著大把調料或者人造香精拚湊味道,而是能夠引導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寧閑喜歡悠閑的生活,當然也喜歡吃,喜歡吃就喜歡做。雖然稱不上厲害的廚師,但多少掌握了一些刀工火候的技巧。
處理眼前這些食材,足夠了。
瓜果吸收陽光,然後轉化為糖分。夏光照充足,所以熟透的西瓜很甜。但唯一的缺點,經過一白暴曬,瓜瓤裏麵藏著暑氣。用冰冷的井水浸泡冰鎮,是最簡單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河魚去鱗去腑去鰓,頭部保留,因為魚的很多精華都在頭部。處理幹淨之後用井水衝洗,整齊的放到盤中備用。
這時候的野菜正嫩,很少有黃葉,基本把根部去掉就可以,隻要油綠的莖葉。
知了猴最簡單,清水多洗兩遍,洗幹淨泥沙就可以。然後井水浸泡防止蛻皮,一旦蛻皮成了蟬,肉質就會迅速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