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命的春天(2)(2 / 3)

因自己客居異鄉,生活沒有規律,早餐或晚餐常在他的小吃攤上將就,時間長了,便也與他混得半熟。

後來從他的口中得知,他妻子前年遭遇了車禍,至今仍然躺在床上,兒子讀高中畢業班,正是需要在他身上大把花錢的時候,不巧的是今年他也下崗了,貧困的生活猶如雪上添霜。沒辦法,隻好出來張羅小吃攤,賺多少算多少,隻求能把家支撐下來……令我吃驚的是,當他敘說這些常人不敢想象的不幸時,臉上平和的微笑仍然沒有絲毫的改變。

一天在他攤上吃過晚餐正準備離去時,他叫住了我,笑著對我說:“師傅,今天我搬家什的板車壞了,你能不能幫我搬點東西回家?”我爽快地答應了。

剛走進他狹窄的家,我就被半埋於枕頭上的一張笑臉感動了——這是他的妻子,躺在床上側過臉對著他微笑著,正如他示人的微笑——平和而又溫暖。從這張微笑著的臉上,根本找不到一絲半點重殘在身、臥床已久。生活貧困的人所表露出的煩躁、孤癖、茫然、嫉恨、厭世等表情。這張臉雖然蒼白、清瘦,但洋溢出來的微笑,卻如花般明媚、燦爛,使得簡陋的房間溫馨如春。他們好像無視我這個外人的存在。他坐在她身邊,問她的身體情況;她用手摸摸他的臉,詢問他累不累,那輕柔的聲音和悅耳的笑聲,像空氣一樣在房間裏流淌。而更加令人感動的是,他們放學回來的兒子,臉上的微笑一如他的父母,在平和、溫暖之中,還透出一種希望。

我很感動,也突然地明白了他們為什麼示人以如花般的微笑的原因了,更深深感受到了隱蔽在這和微笑背後無可比擬的力量——對生活的信心。我想,這才是支撐起一個真正幸福家庭的所在,哪怕遭受再大的不幸和厄運,都能夠平安、快樂地麵對和度過。

而生活卻是依舊嚴峻,並不依自己的感覺而改變。

黃金慧心——劉俊才

我發明過一個評判誰是樂觀主義者的小方法,那就是看他對過年過節的態度。凡是歡天喜地、熱情似火歡度的,肯定不是悲觀主義者,因為悲觀主義者總是會想到未來是黑暗的。我這人,可以算是介乎兩者之間。比如過春節我會置辦年貨,張燈結彩,情不自禁地被那種吉祥的氣氛所感染。可心裏卻明白,年年歲歲,過去、現在、將來,人類的歡樂總與痛苦交織在一起,而且痛苦往往更會刻骨銘心,長久難忘。

惟有前年春節,我提不起任何歡慶的興致,而是麵壁而坐,默默無語,以此哀悼一個新逝的少女——那是個帶有甜美氣息的美麗少女。

那少女是我朋友的獨女,也是個天之驕女。她俊俏伶俐,能歌善舞,一進中學大門就被導演選去,在幾部電視劇中飾演角色。一時間,同學的羨慕、親友的誇獎,使她迷失了自己。她變得盛氣淩人,愛穿紮眼的衣服,出門還用眼角的餘光掃來掃去,窺探別人有沒有認出她這位剛剛升起的明星。

她的自我感覺變了,目光停留在世界浮華的一麵,而生活卻是依舊嚴峻,並不以她的感覺而改變。年末的一個冰雪之日,她上學時遲到了,同時遲到的還有另一位普通的女生。教師按常規,將她倆各自批評了幾句。那女生吐吐舌頭,回座位去了,而她則感到遭受了極大的災難:她竟遭到與那不起眼的女生相同的待遇。一怒之下,她離校而去。走在人海茫茫的大街上,她企盼被人認出、追隨。那種被人捧著的滋味寵壞了她。

晚上,父母得知了此事,苦口婆心地勸她,她不開腔,眼神怪怪的。翌日清晨,她早早出門,但不是去學校,而是灰心絕頂地登上一座僻靜的高樓,縱身往下一跳。

一個年輕芬芳的生命消亡了,令所有活著的人扼腕歎息。她的父母,雙鬢都白了,當他們相互攙扶著來收屍時,已經淌不出淚來,隻是心頭在滴血罷了。

其實,我最讚成“大器晚成”,那種成功是曆經磨難、厚積薄發、在艱難的道路上考驗了韌性的。當然,像那位少女似的,機遇早早來敲門,豈有拒之門外之理?隻是,她作繭自縛,最終毀滅了自己的性命。

一個人,若要活得從容、坦然,非要懷有一顆黃金慧心不可。因為不論你聲名顯赫,還是樸實平凡,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人都得麵對人生種種可知或人不可知的關口。從某種角度看,人生還有著某種悲劇意味,難以十全十美,而且那些缺陷、磨難、挫折絕不會間斷,它們是永恒的。能包容它們、戰勝它們的,惟有博大的黃金慧心。

那黃金慧心便是一顆平常心。

黃金慧心是最為平凡的,也最為真實、自如,因而也最富有力量。就如那少女,她若能破繭而出,看到盡管小有名氣,可她還是她,還得老老實實地求進步,認認真真地生活,慘劇便不會發生了。

懷有一顆黃金慧心,便能勝不驕,敗不餒,活在鬆弛的心境中。永遠記住自己是個可貴的樸實的人,平凡素雅卻永遠保持自己的黃金慧心,從容地用自己所喜歡的思維方式生活,那其實是另一種境界中的與眾不同,一花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