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生命應該怎樣才輝煌(3)(3 / 3)

金斯利說:“不管你願不願意,很多時候,在每天早晨醒來後,你都要強迫自己起來,開始一天的工作,並要努力做好,而那些賴在床上不起的懶漢,將無疑會失去這次鍛煉的機會。”

我們人類得以繁衍生息,除了依靠勤奮工作外,別無它途。勤奮工作讓貧窮的人開始了嶄新的生活,使千百萬人看到了生活希望,特別是那些精神不正常企圖自殺的人,也由此重新踏上了生活之路。

“是工作挽救了我。”馬齊奧教授說,“我曾經陷入沮喪的境地難以自拔,每一次都是長期養成的工作習慣把我解救出來。即使我對生活充滿了絕望,我也能夠保證不會倒下,在我看來,學術研究工作本身就充滿了樂趣,因此,在解決政治、社會、宗教方麵問題時,即使累得我筋疲力盡,我也樂在其中。”

古希臘醫生加龍把勞動比喻成人體的天然保健醫生。

“勤奮工作是修複人體創傷的最佳良藥。”美國小說家馬修斯說,“無論是生理疾病,還是心理疾病,都可以通過勤奮工作得到補償。但是,人們隻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那些熱門的行業和要職,而不願意再投身於那些磨練身心的艱苦工作。實際上,艱苦的工作是最好的對付倦殆、憂鬱、懶散、萎靡的武器,是啊,沒有一個勤奮工作、精力旺盛的人整日帶著懶散、愁苦的麵容。士氣旺盛、渴望投身戰場的士兵是無視於一個小傷口存在的。優秀的演說家也絕不會因為身上的小小毛病而影響他出色的演說。這是因為,當你的精神高度集中於一點時,其他不良情緒就很難侵襲你,相反,那些懶散、心靈空虛的人,因為其精神倦殆,那些自卑、空虛、憂傷、絕望等等負麵情緒就會趁機而入,占據空虛的心靈,整個人也就隨之消沉下去。”

俾斯麥更是把勤奮工作看成是一個人的生活保護神,他用了工作兩個字,高度概括了生活準則的核心。他說,人如果不工作,就會變得空虛、消沉,生命也就毫無樂趣可言,他送了3個詞給剛剛踏入生活門檻的年輕人,這三個詞是:工作!工作!工作!“勞動永遠是一切美的源泉。”卡萊爾說,“沒有辛勤的勞動,一切創造都是空中樓閣,一切的夢想都是海市蜃樓。懶散、倦殆、遊手好閑,就像傳染病一樣很快會蔓延開來,使人類的靈魂無以依托。”

一位智者說:“人類所有的疾病,無論是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都可以通過勤奮工作來醫治。勤奮工作的人,心中充滿希望,不會茫然,而那些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的人缺乏生活熱情,他們內心隻會有空虛和絕望。”

“腦力勞動也好,體力勞動也好,都是十分光榮和神聖的,其品性要高於天,寬於地。”

“世上隻有兩種人讓我欽佩,一種人是那些默默無聞,隻知埋頭苦幹的勞動者。他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親耕親為,不辭勞苦,在令人感動的勞作中,他們的尊嚴得到了體現,特別是那些從事重體力的勞動者,更叫人佩服。另一種叫我欽佩的人是那些為人類創造精神財富而不懈追求的人。他們的勞作雖然沒有直接給人類帶來物質財富,但卻提高了生命的質量。我隻欽佩這兩種人,這兩種人用他們的勞動換來了自己內心的滿足和愉悅,除了這兩種人,其他人都是對社會毫無意義的人。”

為什麼那些不如我們聰慧,在學校裏排名靠後的學生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人生的旅途上把我們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全力以赴幹事業——奧裏森·馬登

世界上許多成就大事者都是一些資質平平的人,而不是那些技藝超群、睿智的人,怎樣解釋這種現象呢?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年輕人取得遠超於他們實際水平的成就。這令很多人感到費解,為什麼那些不如我們聰慧,在學校裏排名靠後的學生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人生的旅途上把我們遠遠地拋在了後麵?其中的一些人盡管在學校裏受人輕視,但是,他們後來卻能專心涉足一個領域,潛心鑽研,最終取得了成功。雖然他們才智平平,但他們注意點滴積累,為達目標全力以赴,而那些所謂才智超群、多才多藝的人卻仍在四處涉獵,毫無目標,最終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