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道曰巫,男道曰覡,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從來有別。羽客、黃冠,皆稱道士;上人、比丘,並美僧人。檀越、檀那,僧家稱施主;燒丹、煉汞,道士學神仙。和尚自謙,謂之空桑子;道士誦經,謂之步虛聲。
【譯文】
和尚行禮叫做和南,道士行禮叫做稽首。和尚去世稱為圓寂又稱為荼毗,是悲傷和尚的去世。道士死亡稱為羽化,又稱做屍解,是哀悼道士的死亡。女道士稱巫,男道士稱覡,自古以來在名稱上就有區分。男僧叫僧,女僧叫尼,從來就有區別的。羽客、黃冠都是道士的別名;上人、德士都是讚美僧人的美稱。僧侶對施主稱做檀越、檀那;道士想修煉成神仙,便燒丹、煉汞。
和尚自謙便說自己是空桑子。道士頌經禮懺叫做步虛聲。
【賞析】
這裏講述了佛與道具體的區分,給人以具體的知識辨別。
【原文】
菩者普也,薩者濟也,尊稱神祇,故有菩薩之譽;水行龍力大,陸行象力大,負荷佛法,故有龍象之稱。
儒家謂之世,釋家謂之劫,道家謂之塵,俱謂俗緣之未脫;儒家曰精一,釋家曰三昧,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
【譯文】
菩是菩提,覺悟的意思,薩是薩埵,眾生的意思,神祇普度眾生,故而有菩薩的尊稱。龍是水中力量最大的,象是陸地上力量最大的。佛家之法威力無邊,故而擔當佛法的人有龍象之稱。
儒家所說的世,佛家所說的劫,道家所說的塵,都是講俗世之緣未脫,儒家講精一,佛家講三昧,道家講貞一,總而言之義理深奧沒有窮盡,要專心一意地探求。
【賞析】
這裏講述了佛、道、儒三者之間深層的內在聯係,對世人影響深遠。
【原文】
達摩死後,手攜隻履西歸;王喬朝君,舄化雙鳧下降。辟穀絕粒,神仙能服氣煉形;不滅不生,釋氏惟明心見性。梁高僧談經入妙,可使頑石點頭,天花墜地;張虛靖煉丹既成,能令龍虎並伏,雞犬俱升。藏世界於一粟,佛法何其大;貯乾坤於一壺,道法何其玄。
【譯文】
達摩死後,傳說魏國宋雲出使西域回來,路上遇到達摩手裏提著一隻鞋子,說是到西天去;王喬漢代時曾任縣令,傳說能夠把兩隻鞋子變成野鴨子,每次上朝都把鞋子變成野鴨,從天上飛來。道家修煉時能辟穀絕粒,通過吸納法服食日月精華,這是仙家服氣煉形的功夫。佛家的最高境界是不生不滅,這隻能靠自己的內在智慧去覺知佛性,這是佛家明心見性的道理。梁朝高僧講經說法,其神妙可以使岩石點頭、天花墜地;張虛靖煉丹成功後,能夠使龍降虎伏、雞犬升天。可以把整個世界藏在一粒米當中,佛法論辯何等深奧;能夠把整個亁坤裝進一個小壺裏,道家的法術多麼玄妙啊!
【賞析】
本段主要講述了佛與道對人們的影響,並且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佛與道的高深,所謂佛法無邊,道法精妙,也進一步地訴說了人們對佛與道的追求。
【原文】
妄誕之言,載鬼一車;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無鬼論》,作於晉之阮瞻;《搜神記》,撰於晉之幹寶。顏之淵、卜子夏,死為地下修文郎;韓擒虎、寇萊公,死作陰司閻羅王。至若土穀之神曰社稷,至若水神曰天吳,幹旱之鬼曰旱魃。魑魅魍魎,山川之祟;神荼鬱壘,啖鬼之神。仕途偃蹇,鬼神亦為之揶揄;心地光明,吉神自為之嗬護。
【譯文】
妄誕的言語,說把鬼載來一車;高明的人家,有鬼窺看他的家室。西晉的阮瞻寫了《無鬼論》,說世上無鬼魂;《搜神記》
是東晉的幹寶所作,是把神鬼傳說搜集在一起的一部著作。顏淵、子夏死了以後,做了陰間的修文郎。韓擒虎、寇準死了以後,成為陰間的閻羅王。管理土地莊稼的神叫做社稷;水裏的神靈名字叫做天吳;導致幹旱的鬼叫做旱魃。魑魅魍魎是山川野外的鬼怪妖精。神荼鬱壘是治服惡鬼妖魔的神靈,常被世人畫在門上當做看守大門的門神。仕途困頓連鬼也會戲弄他;心地光明正大的人,吉神自然會去保佑他。
【賞析】
這裏主要敘述了“無神論”和“有神論”兩部作品,一直以來有神論和無神論也是科學和宗教爭論的話題,這裏主要講述了人間對鬼神的一種敬畏的心理。
鳥獸
【原文】
麟為鱗蟲之長,虎乃獸中之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犬豕與雞,謂之三物。馬錄馬耳驊騮,良馬之號;太牢、大武,乃牛之稱。羊曰柔毛,又曰長髯主簿;豕名剛鬣,又曰烏喙將軍。鵝名舒雁,鴨號家鳧。雞有五德,故稱之曰德禽;雁性隨陽,因名之曰陽鳥。家狸、烏圓,乃貓之譽;韓盧、楚獷,皆犬之名。麒麟騶虞,皆好仁之獸;螟螣蟊賊,皆害苗之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