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
【原文】
植物非一,故有萬卉之名;穀種甚多,故有百穀之號。如茨如梁,謂禾稼之蕃;惟夭惟喬,謂草木之茂。
蓮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內神仙。國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貴;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譯文】
植物並非一種,所以花卉有萬卉的稱呼;穀物的種子很多,所以有百種穀子的統稱。“如茨如梁”是說莊稼長得茂盛;“惟夭惟喬”是說草木的繁茂。蓮花喻為花中的君子,海棠花喻為花中的神仙。牡丹天姿國色,芳香怡人被喻為富貴之花;冰清玉潔,並發出淡淡的清香,梅萼中有著清高奇秀的神韻。
【賞析】
有的花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格和容貌,如用梅花來形容人的鬥誌昂揚,不屈不撓的品格,用麵若桃花形容容貌等等。
【原文】
蘭為王者之香,菊同隱逸之士。竹稱君子,鬆號大夫。萱草可忘憂,屈軼能指佞。筼簹,竹之別號;木樨,桂之別名。明日黃花,過時之物;歲寒鬆柏,勁節之稱。
樗櫟乃無用之散材,楩楠勝大用之良木。
【譯文】
蘭花的香氣是花中之王,菊花如同隱逸的賢人。竹子稱做君子,鬆樹稱做大夫。萱草可以讓人忘記了憂愁,屈軼是草名,被用來指奸佞之人。筼簹是竹子的別稱;木樨是桂樹的別稱。重陽後的黃花,是過時之物;冬天的鬆柏,有名節的美稱。樗櫟是沒有用處的木材,楠樹是實用的好木材。
【賞析】
物種的多樣性,給地球披上了美麗的外衣,也給人類美的享受。
【原文】
玉版,筍之異號;蹲鴟,芋之別號。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時來尚早。南枝先,北枝後,庾嶺之梅;朔而生,望而落,堯階蓂莢。背陰向陽,比僧人之有德;木槿朝開暮落,比榮華之不長。芒刺在背,言恐懼不安;薰蕕異氣,猶賢否有別。
【譯文】
玉版是筍的別稱;蹲鴟是芋的別稱。“瓜田李下”這是避免嫌疑的最好辦法;“秋菊春桃”這是說時運到來尚早。南麵的枝條先開花,北麵的枝條因寒後開花,這是庾嶺上的梅花;每月的初一開始生莢,十五月圓時就落了。苾萏草長在地下,葉背向陰,葉麵向陽,用來比喻僧人仁德;木槿開花,早上開,到晚上就落了,所以用來比喻人的榮華不長久。好像有棘刺紮在背上,這是漢宣帝看到霍光專權,感到恐懼不安;薰草和蕕草一香一臭,不能放在一起。所以賢人和愚人,也要區別開來。
【賞析】
自然界的萬物既有相似之處,又各有各的區別,人和人之間也是這樣。有的人忠誠實在,做事小心謹慎;而有的人卻好高騖遠,隻圖一時風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應該常與忠誠之人來往,遠離那些好大喜功之徒。
【原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為人所棄。老人娶少婦,曰枯楊生稊,國家進多賢,曰拔茅連茹。蒲柳之姿,未秋先槁;薑桂之性,愈老愈辛。王者之師,勢如破竹;七雄之國,地若瓜分。
【譯文】
桃李熟了的時候,雖然不能開口,但樹下麵自然會踏出一條小路來;路旁李樹上的李子,雖然很近,可是人們都嫌它有苦澀味道,因而沒有人肯去采摘。老年人娶了年輕的女子,枯槁楊柳忽然生出新芽;國家多用賢人,如同拔茅草一樣,連根茹都帶出來了。蒲柳的姿態,還沒有等到秋天,便先自枯敗了;薑桂的特性,越長得老,味道越辛辣。行正義的軍隊,攻取城池時,勢不可擋,節節勝利;戰國時期,諸侯爭奪地盤,天下如同一個大瓜被一塊塊切割開來。
【賞析】
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與否並不在於他做了多少宣傳,那些高風亮節之人自然會散發出一股清風正氣,感染和影響更多的人。
【原文】
苻堅望陣,疑草木皆是晉兵;索靖知亡,歎銅駝會在荊棘。王佑知子必貴,手植三槐;竇均五子齊榮,人稱五桂。鉏麑觸槐,不忍賊民之主;越王嚐蓼,必欲報吳之仇。
【譯文】
前秦君主苻堅在淝水打了敗仗,懷疑對方的一草一木,都是晉朝的兵;索靖知道晉朝將要滅亡,他撫摸著宮殿門前的銅駝,歎息說:“再見到你的時候,恐怕是在野外的荊棘叢中了。”唐朝的王佑知道他孩子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就親手種了三棵槐樹。竇均的五個兒子都做了大官,非常顯赫,人們稱賀他們像燕山的五棵桂樹。晉靈公無道,趙盾多次直諫不予采納,不願給無道的君王謀事,最後,一頭撞向庭院中的槐樹。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困在會稽,無奈之下隻好投降,後來回到越國,他夜裏就睡在幹草上,口裏吃著苦蓼,一心要報屈辱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