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能夠在曆史上留下痕跡的人一定有過不平常的經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成為後人談論的話題。

【原文】

修母畫荻以教子,誰不稱賢;廉頗負荊以請罪,善能悔過。彌子以餘桃啖君,商君使徙木以立信。

【譯文】

歐陽修小的時候,家貧無紙筆,他母親便用蘆荻在地上教他讀書寫字,後來他成為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誰能不稱讚他有賢母呢?廉頗和藺相如不合,認為功勞在藺相如之上,後來他知道自己犯下錯誤,十分後悔,便背負荊條,到藺相如跟前去請罪。春秋時,衛國的彌子瑕依仗國君的寵愛,把吃剩下的桃子拿給衛靈公吃。秦國的商鞅要推行新法,恐怕民眾不信服,便在南門豎了一根長木頭,以懸賞方式,他人隻要徒手把木頭搬到指定的地方,就有獎勵,來讓民眾信服。

【賞析】

世界上是有因果聯係的。付出了就會有回報,可能一時顯示不出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結果會越來越明顯。所以,我們應該多種些善因,才會多結善果。

【原文】

王戎賣李鑽核,不勝鄙吝;成王翦桐封弟,天子無戲言。齊景公以二桃殺三士,唐謂蓮花似六郎。

【譯文】

王戎賣李子的時候,為了不讓種子外傳,先在核上鑽下了個小孔,然後賣出,這種是鄙吝的人;周成王小的時候與胞弟叔虞玩耍,成王剪下一片梧桐葉送給叔虞,說:“以此封你。”他當上君王後果然封了叔虞一個地方,因為國君說出的話沒有戲言。

齊景公要殺三名勇士,便拿出兩個桃子說:“有功的人請吃。”

那三名勇士各自爭功,桃子不夠分,三名勇士先後自殺而死;唐朝張昌宗,小字六郎,長得俊美,深得武則天的寵幸,內史楊再思獻媚張昌宗,時人譽美張昌宗,說:“六郎貌似蓮花。”而楊再思卻倒過來說:“蓮花似六郎。”

【賞析】

人不能太自私,也不能太貪婪,這些都會招來災禍。

【原文】

啖蔗,漸入佳境;蒸梨,便失本真。煮豆燃萁,比兄戕弟;砍竹遮筍,棄舊憐新。元素致江陵之柑,吳剛伐月中之桂。捐資濟貧,當效堯夫之助麥;以物申敬,聊效野人之獻芹。

【譯文】

吃甘蔗時從梢上啃至根部,這樣可以漸入佳妙的境界;把梨蒸著吃,就失去原有的味道。要煮熟豆子,便把豆萁當柴燒,這是比喻兄弟相殘;砍掉了竹子,來遮蓋竹筍,這是拋棄舊的,憐惜新的。董元素有仙術,宋宣宗要吃柑子,他便用一個盒子擺在禦榻前,一會兒,便有江陵的柑子裝滿盒子;吳剛學仙時有了過失,玉皇大帝便罰他在月宮裏砍伐桂樹,桂樹隨砍隨合,怎麼也砍不倒。當學習範堯夫資助貧困的人;用物品贈送他人來表達自己的敬意,應效仿田野村夫,拿芹子來做貢獻。

【賞析】

為人處世是講究技巧方法的,同一件事按照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就可能會導致後果天壤之別。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做人,也要學會處事。

【原文】

冒雨剪韭,郭林宗款友情殷;踏雪尋梅,孟浩然自娛興雅。商太戊能修德,祥桑自死;寇萊公有深仁,枯竹複生。王母蟠桃,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子,故人借以祝壽誕;上古大椿,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故人托以比嚴君。去稂莠,正以植嘉禾,沃枝葉,不如培根本。世路之蓁蕪當剔,人心之茅塞須開。

【譯文】

郭林宗為了招待要好的朋友,便冒雨去割韭菜,這是對朋友的情誼;孟浩然曾騎著驢冒著雪以尋梅,這是他一時高興,便有這種清雅高潔的興致。商朝太戊初登位時,有不吉利的桑樹長在宮殿裏,幾天便長大成樹。後來太戊修行德政,那棵桑樹便枯死了。寇萊公(寇準)有深厚的仁德,卻遭奸臣陷害,他被貶到雷州後,便把竹枝插在神廟裏,禱告神靈,說準如不負朝廷,枯竹再生。”後來那竹枝又複活再生。西王母的蟠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所以後人借用這句話,以祝福老人家的生日;上古時代有棵大椿樹,八千歲才算是一春,八千歲才算是一秋,後來人們用大椿樹來比喻嚴君。除去妨礙禾苗生長的毒草,目的是栽培對人們有利的禾苗;與其繁茂枝葉,終不如培育它的根本。世上的道路坎坷不平,荊棘叢生,應當把它清除,人心裏的迷惑好像茅草堵塞了心靈,必須要把它開通才行。

【賞析】

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應該保持高尚的情操,對國家社稷鞠躬盡瘁,對待親人朋友真心實意。這樣的人才能得到世人的認可,在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