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越想抹去,越抹不去(1 / 1)

看到這本日記後我還聯想到了一件事,不,是兩件事。在X中學那年,那件事發生後其實我也寫過日記,沒記錯的話,斷斷續續地,一直寫到從南城中學離開為止。那本日記好像也是我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日記;記得之前語文老師讓寫過周記,但那不算日記。這第一本日記,在項遠讀高二那年無意間翻起,竟——有一種不敢正視的感覺。

幼稚、弱智、無知,甚至覺得是在無病呻吟,也會不由得歎息:“啊,項遠當時怎麼會這樣。”

還會覺得丟人,尤其是清楚地回憶起起某些行為後。

你看,三年後的項遠,竟是這般鄙視當初的自己,再加上真的是沒有勇氣直視,於是,在某種心理活動的驅使下,還沒看完呢就撕了。

啊,我竟然將它撕了。相當於給它判了死刑並很快地執行,仿佛五馬分屍般將其撕得粉碎。

就是這樣:曾秘密地將其生了下來,現在又隱秘地讓它消失。總之,就是不想給這個世界留下一個證據:證明當初的項遠是那麼的無知。

這麼做,也是想撕掉過去的那個項遠吧。可是,撕得掉日記,抹得去成長的經曆麼!不管這過程裏發生過的事情,你有多麼不希望它曾發生,可它都已經發生了。發生後,不管你的內心有過怎樣的彷徨和掙紮,甚至不忍直視,可它畢竟動蕩過。

不敢正視,是不是也是沒有徹底逃離(陰影)的表現之一?

縱使你不想承認那個人就是項遠,項遠並沒有這麼幼稚,項遠也沒有過那樣的心理活動,結果又能怎樣?一筆抹去當她從未存在過嘛!

可她畢竟真實地存在過。

她也不是無病呻吟,她是真的“病”過;病態的沉淪,沉到了穀底。不想接受的事實,像一個隨時會顯現的魔爪,當它顯現,會在你的頭腦裏,在你的心裏,一會抓一下,一會再抓一下。抓得你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糾結於這件事所帶來的負麵效應。

這才多久之前的事情啊,難道她就忘了?

確實,她仿佛已經忘了,覺得那已是很遙遠的事情。即使偶爾想起,也會很快地逃離。她已經學會了讓自己控製它,而不是讓它來控製自己。

可是,當那本日記****裸地呈現在她的眼底,她的心仿佛被刺了一下,遙遠的記憶也突然變得不再遙遠。

不忍再看,想將它和那段經曆遺棄,徹底遺棄,越快越好,所以才沒有看完就忍不住撕掉。

撕掉,其實是不成熟的表現。

正是因為不成熟,才承受不住那白紙黑字的曆史分量?後來遠離了家鄉,讀了大學,自以為成熟了許多,可還是——同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大學期間,也是在無意間發現了當初的一個日記本,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的,給忘了,隻記得記錄了一段時期,並且內容不多,可惜,無論多還是少,都逃不過被斬首的厄運。因為覺得幼稚。

可是,讀了大學的項遠,明明成熟了許多呀,難道這一切都是假象?或者說,正是因為成熟了,才會察覺到當初的幼稚?

可是,若真成熟,又怎麼會去撕掉呢?又怎麼沒有勇氣直視呢?不敢正視,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現吧!

而今重讀高四那年的日記,依然有類似的感覺,就是覺得過去的那個項遠好幼稚啊。可是,無論多麼幼稚,項遠再也不會將其撕掉!

勇於正視過去那個不成熟的自己才是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吧!慶幸這本日記被發現於此時,否則,會不會也慘遭被“五馬分屍”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