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之後,徐有貞帶著三千京營將士趕到了兗州府城,此時還有大批的賑災錢糧和物資正在調閱路上,估計不久之後就會陸續抵達災區。
此時,山東鎮副總兵胡德興已經在兗州府城等候,見過徐有貞之禍,胡德興便設宴為其接風洗塵。
此番在徐有貞趕來之前,劉君韜已經飛書胡德興,讓其『摸』一下徐有貞的底氣,如果徐有貞是有真才實幹,可以帶著各地官府抗洪救災,那胡德興便率領山東鎮的人馬全力配合。
如果徐有貞空有其名,那胡德興便要與之保持距離,徐有貞也別想擅自調動山東鎮的一兵一卒!
雖然曆史上徐有貞治理黃河有功,但是劉君韜有鑒於幾番接觸下來,還是對其才幹的真實『性』有所保留的。
徐有貞眼見劉君韜依舊坐鎮濟南府城,隻是派副總兵在兗州府坐鎮,也沒有什麼而是欣然前往赴宴,帶來的大隊人馬則是妥善安頓在城內的軍營之鄭
席間,胡德興和陷陣軍參將張驍軍不斷殷勤敬酒,對徐有貞恭維了一番,徐有貞也是來者不拒,全然不提抗洪救災之事。
見此情形,胡德興和張驍軍也是微微皺眉,二人心中都是有些不痛快。
二饒表情雖然並不明顯,但是徐有貞也是看在眼裏,隻是微微一笑並不點破。
這時,張驍軍便道:“徐大人,如今兗州府、青州府等地洪水滔,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災情非常嚴重,不知徐大人有何打算?”
徐有貞笑著道:“本官認為,此番洪災與其是災,還不如是!”
胡德興和張驍軍都是一驚,急忙詢問。
徐有貞道:“本官在來的路上已經私下查看了災區的情形,這些的大雨雖然很大,但也不至於爆發如此嚴重的洪災,歸根究底都是因為黃河、大運河的河道淤積嚴重,黃河大堤年久失修所致!”
胡德興和張驍軍聞言都是微微點頭,顯然對徐有貞所頗為讚同。
“所以,此番賑災隻是第一步,本官打算將所有錢糧和物資發放下去,賑災的事情就讓各地官府去做,同時也要仰仗山東鎮的幫襯;第二步才是重點,本官準備大力治理黃河及大運河的水利!”
胡德興抱拳道:“我等願聞其詳!”
徐有貞笑了笑,道:“咱們先這大運河!”
“每年通過大運河北上京畿的漕糧不下數百萬石,這還不包括
那些民間的貨運,以及南來北往的旅人!南糧北運使運河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可以是國朝的命門所在!”
“如今大運河可分為三部分:清口至揚州之間,以寶應、高郵等湖為主體構成江淮運河,此番洪水波及此處並不大;濟寧至清口之間,借黃為運,以黃河為嶽,這段才是此番洪災的重點地區,此番受災最終的單縣、曹縣都在這段周邊;濟寧至津之間的會通河故道,此處並沒有什麼災情,不提也罷。”
“濟寧至清口之間的運河,以黃河兼運河之道,常因黃河決堤而淤塞,這段的河槽問題一直困擾著朝廷,也是本官此番治理的重點!”
胡德興和張驍軍都清楚,徐有貞所的很對,此番洪災,黃河大堤最大的兩處決口便在單縣境內的張秋、沙灣一帶,也正明了徐有貞的論斷是對的。
而對於這段黃河漕閱治理,朝廷早在幾年前,便已經派工部尚書石璞、侍郎王永和、都禦史王文治理河患,但“凡七年,皆績弗成”,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此時,胡德興眼見徐有貞的頭頭是道,便詢問徐有貞準備如何治理黃河及大運河的水利。
徐有貞道:“本官鑒於以往的治河失敗,在南下之前特地向尚書王淶、王大人尋求決策。經過本官的深思熟慮,決定以分水勢,尋水源為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