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五年二月,大同鎮城。
初春料峭,此時的大同城內,依舊是寒風呼嘯,漫的風雪將整個大同城都包裹了起來,就好像是給大同鎮城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披風,很是威武。
城內的大街巷上,百姓依舊在為了生計忙碌著,各式商販都在走街串巷,來來往往的百姓絡繹不絕,似乎春節的喜悅之情還在延續著,即便是寒風依舊,大同城內也是熱鬧不已。
這時,一隊隊整齊的兵馬讓大街上的百姓紛紛駐足觀看,同時也都是紛紛閃到了一邊,將寬闊的大街讓了出來。
隻見大同鎮城各處城門都已經打開,數萬名從山西各地調集過來的兵馬,正在源源不斷的開進城內,朝著城內已經準備妥當的軍營、校場集結著。
這些兵馬都是山西總督府下了公文,一同調集北上的,在春節過後,準備在大同鎮城內新成立的訓練營進行輪訓。
與這些山西各地兵馬一同進城的,還有一直駐紮在大同鎮城之外的龍驤軍一部將士。
“咦?這些軍爺怎麼都進城了?”
“聽是總督大人要將各地的軍爺都操練一番,要將這些軍爺都練成策軍那樣的精銳兵馬。”
“切!這怎麼可能?”
一個皮衣漢子不相信的著,似乎聽到了什麼笑話一般。
可是另一個漢子卻是道:“怎麼不可能?這可是劉總督在練兵,那還能有差!劉總督是什麼人?全大明帶兵最厲害的大帥啊!”
皮衣漢子指著正在經過的一部龍驤軍將士,昂首道:“你看看那些策軍將士,看看那精氣神、看看那一身的兵甲、那身上的殺氣,這樣的兵馬可都是百戰餘生、幾經錘煉才操練出來的,各地調來的那些軍爺都是個什麼樣子?哪裏能和這些策軍將士相比!”
旁邊的漢子聞言也是有些遲疑,不過還是道:“也許劉總督有辦法呢?策軍不也是劉總督一手打造出來的嗎?”
這時,一個花白胡須的老者沉聲道:“這些軍爺能不能練成策軍那樣的精銳咱老漢不知道,但是看著眼下的情況,劉總督怕是準備北上進攻韃虜了!”
周圍的百姓聞言都是吃了一驚,現在因為策軍的進駐,山西各地的防務都是嚴密了很多,連帶著韃靼部南下騷擾的次數也是少了很多,到了近來甚至幾乎已經絕跡了。
這讓山西各地,特別是北麵邊地的百姓打心眼裏高興,這可是邊地難得的和平時期,大家可以埋頭過日子了,這多好啊!
如果身為山西總督的劉君韜整軍備戰,那就意味著剛剛開始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邊地又要打仗了!
那皮衣漢子連忙道:“這位老人家,何出此言啊?”
周圍的百姓也是紛紛詢問著,生怕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
“這還看不出來嗎?”
那老者看了眾人一眼,自得的解釋道:“劉總督大力整頓山西各地的兵馬,為的是什麼?別跟老夫是要加強山西各地的防務。咱們山西有數萬策軍在,有各處固若金湯的關城在,韃虜根本就討不到半分的好處,還用得著去操練各地的那些軍爺?”
“劉總督分明就是準備北上征討韃虜,隻是策軍的兵力有限,所以才會大力整頓山西各地的兵馬,以便彌補策軍在兵力上的不足!”
看著這個老者得有聲有色、有理有據的,周圍的百姓都是頻頻點頭,同時心中也是倉皇不已,看來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忽然,一個年輕漢子大聲道:“好!劉總督要出擊韃虜,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大好事!”
眾人紛紛看過去,那老者沉著臉,道:“眼看要打仗了,還能是好事?娃子不懂就不要亂!”
“這當然是好事!”
那年輕漢子道:“自古哪裏有千日防賊的道理?現在韃虜不來騷擾,不意味著以後不會來騷擾,難道咱們朝廷要永遠嚴防死守下去?咱們百姓也要永遠心謹慎的過活、不知道韃虜什麼時候會殺來?就應該像劉總督這樣,直接率領大軍殺上去,將那些韃虜盡數誅滅,讓大明的旗幟徹底飄揚在茫茫大漠之上,這樣咱們百姓才能永遠過上好日子!”
這番話頓時讓周圍的百姓為之一震。
是啊,與其日日夜夜的擔心韃虜會南下騷擾、劫掠,不如直接殺過去,將那些韃虜全部殺光,然後再轉過頭來,踏踏實實的好好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