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愛的方式不隻是一種(1)(1 / 3)

沐浴著親情的陽光長大

滋潤著人間的真情成長

歲月在不經意間從身邊劃過,

在每一個匆忙的身影背後,

父親關愛的目光越來越遠,

母親熟悉的話語漸漸淡忘,

在你身心疲憊的時候,

駐足下來,

深深地說聲——“謝謝您們”

美麗的謊言

六年來,我和兒子一直在騙著對方,在這種欺騙中,兒子一天天長大成熟,我也一天天敢於麵對死亡。

文/李永明 苗迎傑

母親總教誨兒子做人要誠實,不說謊話。然而,疾病和困苦襲來時,母子倆因為愛而彼此失信。母子倆的故事,由謊言串起,由愛心編撰,在偉大的母親和優秀的兒子之間上演——

母為兒隱瞞病情 兒瞞母逃學打工

1989年,由於積勞成疾,兒子8歲那年,37歲的何秀平病倒在炸油條的攤檔前,經確診,她得了嚴重的類風濕。本該住院治療,可她執意不肯,抓了幾服中藥後繼續出攤,一撐就是6年1 1995年2月,一紙診斷書再次把她推向丁痛苦的深淵——尿毒症晚期,靠透析才能維護生命!而這時,14歲的兒子王欣要參加中考。孩子學習非常出色,聯考全校前10名,上省重點他胸有成竹。可何秀平知道,如果自己選擇透析,巨大的花費就會讓兒子升學成為奢望。幾經痛苦地思索,她決定向兒子撒謊,隱瞞病情。

兩個月裏,怕兒子看出破綻,她沒去過一次醫院,卻每天一大早硬撐著出攤,靠鎮痛藥挺著。每次出門前,她會和晨讀的兒子打聲招呼,說句笑話;每次出門時,丈夫都默默地推著車子跟在她的身後,任憑淚水滾過他的臉頰。4月15日,她終於撐不下去,再一次當街昏倒,頭破血流。在醫院的病床上,兒子的痛苦超出了她的想象:“媽,為什麼不告訴我,為什麼?”他不停地流著淚水埋怨。幾天後,她發現兒子的手上有連串的血泡,兒子笑著說是練單杠磨的,她很心疼。

那年4月30日,班主任突然給家裏打來電話,問王欣的病好了沒有?直到這時,她才知道兒子不但裝病逃學,而且在工地裏當起了臨時工——搬運石頭,血泡是被石頭生生磨出來的!她的心一下子緊縮在一起。晚上,她猛地拉過剛剛進屋的兒子,突然舉起巴掌時,一卷錢從兒子的兜裏滑落——215元錢,10天的工錢。兒子湊上前閉了眼睛,可那巴掌卻落在了母親的臉上……

母騙兒偷偷拾荒 兒騙母暗地輸血

7月,王欣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省重點高中——哈爾濱市第一中學。他告訴母親:“媽,等我7年,大學畢業後我就給你換腎。”然而,麵對4000多元的學費,他瞞著家裏說沒考上,暗地裏卻選擇了收費很少的市重點——第12中學。1998年9月,兒子上了高二,學習一天天緊了起來。丈夫走街串巷地擺地攤,起早貪黑地吆喝,可微薄的收入難以填上妻子透析的無底洞。看著兒子消瘦的臉龐,何秀平的心裏陣陣發酸。“我不是廢人,還能為孩子做點兒什麼!”10月的一天,她溜出家門,開始了長達3個多月的拾荒生活。到了晚上,她會匆忙賣掉廢品趕回家裏,換上幹淨的衣服躺在床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兒子經常陰著臉“審問”她:“媽,今天沒出去吧?…‘沒,在家看電視了。”她忙解釋。然而有一天,撿垃圾的她再次昏倒,這次是在髒亂的垃圾堆旁,當路人把她送到醫院時,她緊緊地抓著醫生的手:“千萬別告訴我兒子,他就要高考了。”

2000年8月1日,喜訊終於傳來,兒子考出561分的好成績!躺在透析室裏的母親何秀平難以抑製內心的激動,恨不得拔掉針管和兒子擁在一起,這一天,她盼得太苦也太累。8月23日,兒子接到了西安某軍校的錄取通知書,之所以不和家裏商量選擇軍校,兒子唯一的解釋就是省下錢,給母親透析。9月13日,兒子從父親賣剩下的生活用品中隨便揀廠幾樣,裹在了行軍包裏。那天,父親送他送到了月台,母親送他,卻隻能在家門口……

2001年2月11日,學校放假的日子。歸心似箭,兒子是站了48個小時回來的。他沒有回家,直奔醫院,找到這裏熟悉的護士。在他的極力央求下,護士把他領進了采血室。200CC的血,熾熱得讓護士覺得燙手,也分外沉重。兒子的血一滴滴注入母親何秀平的體內。母親的臉一點點有了紅潤,兒子的臉卻漸漸蒼白……結賬時,父親發現醫院少算丁200多元,仔細詢問才發現其中的端倪,可他隻能含淚幫兒子隱瞞住這份孝心。此後,每次放假,兒子回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醫院,偷偷地給母親獻血,輸血量從200CC增加到了400CC,如今已獻子8次,200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