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後,派克終於和妻子協議離婚,而這時赫本已徜徉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她經常給派克寄去明信片,雖然都是隻言片語,但親密與信任之情躍然紙上。
派克在為赫本祝福之時,也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1955年,派克在巴黎邂逅了一個美麗的法國女記者維洛妮卡,兩人相愛結婚。他們生活得很幸福,維洛妮卡和派克一樣喜歡孩子,她不嫌3個繼子鬧騰得厲害,又為派克生下一兒一女。
婚後赫本一直居住在瑞士,與遠在美國的派克相見的機會非常少。但是大洋割不斷他們的友誼,他們經常通過電話、信件彼此問候。派克始終關心著遠方的赫本,希望她的婚姻幸福。但是,赫本的婚姻卻遠沒有派克那麼幸運。
赫本新婚伊始,社會上已有不少流言蜚語,說梅厄隻是在“利用”赫本發展自己的事業。在一般人眼裏,赫本的才藝遠遠超過她的丈夫,她的敏感與天生的優雅更是梅厄所不及。日子一長,梅厄心中難免別扭。
赫本發誓要讓自己的婚姻成為好萊塢的典範。鑒於兩個演員組成的家庭往往因長期分開而造成破裂,因此她決定和梅厄今後一刻也不分離。她甚至對導演提出條件:沒有梅厄參加的電影,她不演。
婚後,赫本先後主演了《戰爭與和平》、《俏臉蛋》、《黃昏之戀》以及讓她有幸第三次獲奧斯卡獎提名的齊納曼導演的《修女傳》(1959)。赫本的表演日臻完美,她在塑造成熟而自由的女性方麵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征服了世界。
但是她沒有征服她的男人。1959年3月,赫本生下兒子西恩,從此,孩子成了她生命的中心,丈夫退居次席,梅厄不習慣這種變化,他們的婚姻出現裂痕。
1968年秋天的羅馬雨霧連綿,陰鬱潮濕。赫本14年的婚姻徹底完結。傷心欲絕的赫本一連幾天沒有吃東西,她的生活除了雨水就是淚水。
就在這時,電話響了,是派克打來的。赫本對派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在這個圈子裏,婚姻真難維持啊!請你相信我,我是把婚姻、家庭生活放在第一位,而把事業放在第二位的。我本來想白頭偕老,但太難了,太難了!”赫本的婚姻一直很隱秘,但她在派克麵前卻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不過,赫本是個堅強的女性。1968年冬,赫本與30歲的意大利精神病學者安德烈·多蒂醫生一見鍾情,赫本不顧一切地投入到熾熱的愛情之中。1969年,赫本與多蒂結合,同年4月懷孕暫時息影。1970年2月8日,次子路卡出生,不久多蒂出現桃色新聞,赫本的婚姻再次觸礁。
1980年,赫本接到了多蒂的離婚文件,填完離婚報告,她又一次感到自己的失敗,不久她出演《皆大歡喜》與演員羅伯特相識,成為摯友,羅伯特始終是赫本的伴侶,直至1993年她與世長辭。
就在赫本飽嚐婚姻之苦的時候,派克卻遭到了失子之痛。1974年,他30歲的大兒子自殺身亡,這對派克是個殘酷的打擊,他和妻子整日淚眼相對,躲在屋裏不肯見人。他的大門隻對從瑞士匆匆趕來的赫本打開。赫本和派克一樣,都是愛孩子如命的人,這個噩耗令她悲傷不已。
多年來,赫本和派克的家庭結下深厚的情誼,隻要到美國,赫本準是第一個到派克家做客,如果她因為什麼特殊的事情不能看望派克了,總會提前打電話說:“派克,真對不起,我要先到別人那裏去一下。”她禮貌而周全,贏得了派克一家人的喜愛。
晚年的赫本作為聯合國愛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1992年赫本去索馬裏慰問兒童,回來之後便感到腹部不適,不久後查出患有結腸癌,雖然做了手術但醫生估計隻能再維持一年多的生命,她自知時日無多,向醫生請求回到故鄉托洛亨納茨的家中最後看一眼瑞士的白雪。
1993年1月10日,在羅伯特的攙扶下,赫本最後一次走進她的花園,她戀戀不舍地撫摸著每一株植物,仔細地告訴羅伯特它們各自不同的養護要求,10天後的清晨,她在睡夢中安詳地飛走了,享年63歲。幾天後她的遺體被安葬在瑞士的小鎮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