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莫讓浮雲遮住眼(1 / 1)

懷著些微複雜的情感和認知,從網絡上讀到了這樣一則新聞:8月5日晚,一名曾姓打工青年手指受傷,到武漢市第三醫院治療,手術完成後發現所帶的錢不夠支付醫療費,縫好的傷口又被醫生當場拆線,甚至於在拆線過程中,沒有使用麻醉藥。

事實的確如此,且不說這則新聞瞬間成為熱點事件,但確實折射出了醫療行業存在的問題,觀察這件事情,一個最大的共性,不用三板斧,就“刨”到一個共同的認知——製度的弊病。當一切都奔著一個“利”字,奔著一個經濟“效益”,不難發現一種痛定思痛的變化,如此下去,怎麼得了?

試想如果這位打工者是醫生的兄弟、他的親戚、他的朋友,他還會不會這樣做?這樣對待?隻希望這樣的追問能觸動某些醫務工作者麻木的靈魂。這個疑問頗有追問的必要,難到醫生僅僅是拆抽了縫在皮膚上的羊腸線而已……從這個事件中給我們帶來了沉重的省醒,難道就因為是打工者,就因為暫時拿不出錢來,就該忍受縫了拆的痛苦遭遇?難道這僅僅是皮膚上的傷痛而已嗎?天底下還有沒有好人?難道這個社會到了隻認錢的地步?這樣的追問不祈求令人動容,隻是希望能觸動某些人的道德底線,衝擊社會的信任度。一次次的事件重疊彙集起來,將是和諧社會不堪承受之重啊!

一個人心裏的疼痛變得不輕易示人,如果靈魂的歸屬,如果心碎了,靈魂會不會失去歸屬。這不是危言聳聽,現在的困境在於醫療行業的改革,仍然是說得多,做得少,回憶70年前毛澤東在抗日的烽火年代,親筆書寫了“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在題詞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把個人的命運、信念和理想,與國家強大、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緊緊地聯係在一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僅為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立下了豐功偉績,也為中國昌盛、建設和改革偉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那些淡漠了醫德的醫務工作者,反省一下吧,健康所係,性命相托啊!

那麼什麼是“人道主義”?人道主義是起源於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係,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這樣一種世界觀。廣義的人道主義還指在社會思想中一種進步的觀點或潮流,其主要內容包括:①提倡人的尊嚴,確認人是最高的價值和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②重視人的現世幸福,確認滿足和發展人具有的實在的塵世需要和才能;③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發展能力,要求實現個性的自由和全麵發展;④追求人類的完善,要求建立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真正人的關係。“人道主義”可以用孟子的四心來形容:惻隱之心,愛心,謙讓之心,羞恥之心。

莫讓浮雲遮住眼,寫到這裏,突然我憶起了詩人艾青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是啊,願所有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人們都對這土地能愛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