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如實說(1 / 1)

終於處理完了一件糾葛在內心深處的棘手事,然而卻沒有一點欣喜若狂的心情,原本認為是一場萍水相逢之後的交情與友誼,或偶然相遇後的刻骨銘心,不料想好的開始卻沒有好的結局,就好像做了一個夢,更好像是一陣風,雖吹皺了一潭湖水,也便倏忽散去。不僅自己沒有看清事物的真相,怕若幹年後每每回憶起這一切,類似柏拉圖式的情誼,變成“朋友”的虛詞,就如同一個做錯事的人自覺理虧,便頭也不梳臉也不洗地候著家人漱洗收拾。當然這樣的寫作起始,無外乎一種排他性的撕去偽裝後的喃喃自語,並使這種感受逐漸趨於清晰。

並不是全盤否定,尤其正麵反饋,問題是為什麼鬱悶難當?為什麼心會堵塞的如此難受?人必須進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客觀地找尋或看清事物的起因,扳著指頭數著對一個人的信任與好,數著對一個人的幫助,起因是經一次朋友不經意間的介紹認識後,略知一個人掙錢的目的,是為了建一所希望小學,恰逢自己也需要別人的讚助,實現一個小小的願望,在此要說的是,人生客觀上被一團欲望包裹著,欲望本身沒有正反麵,欲望是成功的動力,也是做人的陷阱。

得到的答複是那樣的爽快,況且自己也不是三歲的小孩子,最起碼的是非判斷也還是有的,“為何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邊缺好人,而眼前的這個人,心理堅強已具備了做好人的先決條件。但也是在心裏無數地猜測:這天上難道真的能掉餡餅?諸多的猜疑得到的卻是事後的一種肯定。這人要麼就是病入膏盲,要麼就是有什麼變數,要麼真就是隱藏著不便明說的動機與行徑……謎,總之是一種謎!這更有了讓人一探究竟的執著。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浮雲遮望眼。但這都無關緊要了,人在江湖漂,大家都挨刀,即便挨刀,信他一回。

對於他人,我們並非我們自己,卻隻是在他的生活中扮演著某個角色的演員,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戲。自此之後,開始了簡單的交往,也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借款,但這一切仍然沒有引起警覺,仍然用積極、善良的眼光堅信這一切,因為很多時候,金錢並不是決定朋友的關鍵因素。忘記了千古不變的道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直至最後電話不接,信息不回,沒有一個解釋。於是感到一種悲憤,這難道不是一種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又是什麼!並不在於金錢的損失,在於信任的欺騙。於是自己的認識有了一個冰火兩重天的轉變,統統見鬼去吧,一個整天向女人和所謂的朋友借款過日子的人,一個用謊言哄騙別人的人,一個出爾反爾的人,境界究竟有多高?男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做不男人的事。一路走到今天,這因果就該擔當,借債還錢,天經地義,不隻是因為自己月月掙著一份養家糊口的工資,一味地躲避是解決不了問題,借款一時還不了,打一個借條,這要求不過分吧?終於當自己的銀行卡裏有了這一份借款,自己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真正的朋友,就是當你缺錢的時候,你第一個想到的人,應該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且不曾想把錢錯給了朋友,最後卻連朋友都不曾做了。

人,人的內心,真的是比較虛偽。

這不再是心裏翻滾的秘密,一邊是開始相識時鮮亮飽滿崇高的形象。一邊是熟知真相感知後的傷害。且不說這一段交往的對與錯,所有的認知與傷悲,總會留下一絲真誠的線索,所有的遺憾,會不會在內心深處保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我不敢奢想,這不至於太壞的人,能夠說出如此高尚的話,仍然感動著我。隻是當我的雙眼注視的信念之火取暖的同時,如果火熄滅了,我想我真也該是應該忘記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