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誰能詮釋“知音”二字(1 / 2)

有一個朋友喜好書法,躋身於筆墨紙硯的行列。常說世間萬物,皆含矛盾,矛盾皆分主次,構成矛盾雙方且有主次之分,這在哲學裏稱之為主次矛盾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麵原理。還說書法是一門藝術,要遵循主次原則,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的一段論述可使我們得到啟迪:“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餘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餘筆皆敗。”由是觀之,書法藝術,不但不排斥主次原則,而且要更好地遵循主次原則。

這個朋友對書法的喜愛達到了癡迷的境地,每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細研筆畫的走向,比如:同向橫、同向豎、同向捺、橫豎、撇捺相交,各部之間必分主次。對於書法他能語不停歇地講述很多的典故。

每次見到他,差不多他都是在書案上,不是研磨,就是運筆書寫著“灰、飛、家。”我忍不住好奇,問他為什麼要經常寫這三個字呢?他便停筆告訴我:“寫好灰飛家,走遍天下有人誇”。而且一點也不厭煩的給我耐心的解釋這三個字的含義與典故來。

話說柳公權小時字寫得的不好,經常受到老師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很要強,下決心練好字。一年下來,他在小夥伴裏拔了尖。老師誇,父親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小公權也很得意。一天,柳公權和小夥伴們在村外一棵大樹下擺了一張桌子,舉行“書會”約定每個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柳公權寫道:“會寫飛風家,敢在人前誇。”恰巧來了一個賣豆腐腦的老翁,看著柳公權的字說:“你寫的字就像我筐裏的豆腐腦,還不如有人用腳丫子寫的呢。”柳公權問他是誰?老翁說:“你去華原城就知道啦。”

華原城裏的一個牆角下,一個黑瘦畸形的老頭,沒有雙臂,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隻大筆,揮灑自如寫著對聯,他運筆如神,潑墨如龍飛鳳舞,博得觀眾一片喝彩。一個殘障人竟然有如此高深的功夫,真叫柳公權震驚。他決心拜字畫湯為師。字畫湯說:“我生來無手,隻得靠腳生活,雖然能寫幾個歪字為生,不足為人師表。”柳公權苦苦哀求,字畫湯在地上鋪上了一張紙,用右腳鋪上紙寫道:“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風飛。”寫完後說:“我的字還差得遠呢。”

自此,柳公權在心裏樹起了一座偉大的豐碑,他以勤學苦練的無臂字畫湯為光輝榜樣,春夏秋冬,三九嚴寒,發奮讀書、練字,柳公權手磨出了繭子,胳膊肘補了一層又一層,終於練就了一手千古絕唱的柳公權體。

聽完這個典故,那一刻可以說對我的觸動很大,年歲漸長,心智成熟,安逸的我,比起朋友,很是慚愧。

此刻我講一講朋友,他的故事。他惟一不能丟棄的則是筆墨紙硯。喜好書法的朋友沒有工作,研習書法也有20幾年有餘,那種癡迷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可以忍饑,可以忍寒,可以身無分文,可以浪跡江湖,足跡從江蘇、蘇州、延安、江西、西安、敦煌……可以站在雪地裏擺好書案,奮筆疾書。初時不知寒冷的天裏會凍結墨汁,當有人告訴他往墨裏兌一點白酒,墨則不會凍結。他很是為自己的淺薄好笑了一番。每每忍著凍僵的手指,書寫好一幅字,圍觀欣賞的人,都會由不得誇讚。有忍不住掏腰包購買的,也會有一兩個不好意思,便小聲伏在他的耳邊討一個價錢的……他都會欣然接受,他說:“他要曆練自己,使自己達到三重境界,第一種境界:口服心不服;第二種境界:心服口不服;第三種境界: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