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招秘訣:聊天和誇獎
在班上待的時間長了,我發現很多孩子就是缺乏溝通。24個孩子裏,有十八九個都足家庭不完整的。還有些學生,要麼家裏很有錢,父母成天在外麵,不管他;要麼是沒錢忙著掙錢,也沒空管孩子;要麼父母離異,忙著自己的事,對孩子更是疏於管理。
孩子們還總說普通學校裏的老師偏心,隻喜歡成績好的同學。我們這裏的老師就不一樣。態度決定一切——我這句口頭禪,我們班上的孩子背得最熟了。他隻要認真做了,成績慢慢來,關鍵是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告訴他們:你以前考20分,現在就是能考30分我也會獎勵你,那是你的進步。
這些孩子其實都很聰明,思維相當活躍。以前我在普通學校實習的時候,那些孩子都很規矩,但課堂也很沉悶。現在這個班的學生在我課上可“鬧”了,搶著回答問題。我剛點一個舉手的站起來,他還沒說呢,下麵坐著的就把答案喊出來了。
為了獎勵他們,有時候我會買些零食,平時他們很少吃的。不過他們更喜歡全班性的表揚。你隻要在說到什麼事的時候提一句:我發現誰誰誰在哪方麵就挺好的,他就高興得不得了。他們以前很少受到老師表揚,其實心裏很在乎。
發脾氣後總後悔
別人常問我,和一群“壞孩子”打交道,怕不怕?我還真沒有太多想。
因為我讀中學時,班上也有一些學習比較差的同學,跟我都玩得特好。我媽媽老說,你別和那些壞孩子一起玩,該把你帶壞了。但我覺得他們就是不愛學習,對人還挺真誠的,其他方麵也有不少優點,但父母、老師他們都看不到。
所以來52中這兒,我也沒害怕,覺得這些孩子可能和我原來那些朋友差不多,就是問題嚴重一點兒。但我現在有能力幫助他們。
不過女老師帶男生班,也有不方便的時候。原來他們還避諱些,現在時常穿著內褲在房間裏到處跑,就把你當成家人一樣,不覺著有什麼。有一次也把我氣著了。他們洗澡時在衛生間玩水,很久不出來。要是男老師,喊一聲他們就乖乖出來了,但他們以為我不敢進去,還笑著喊,你進來呀。我一生氣,真的就往裏走,剛走到一半,裏麵的水“嘩”地就停了。
我也有對學生發脾氣的時候,不過有時候也不是真的生氣,就是給他們一個信號,讓他們知道自己做得不對,老師很生氣。
其實每次發完脾氣我都很不舒服。你那樣子訓他們,他們雖然安靜了,但本來高高興興的臉,一下子就悶下來,我看著也挺難受的。
我們的學生每天晚上要寫日記,老師給他們批改,也是一種溝通。寫的內容很隨意,就像聊天那樣,主要是一種談心。
有一個學生,剛來了一個星期左右就在日記裏寫道:“老師的笑容是校園裏最美麗的花朵。”看到這句話我很心疼,可能他以前看到老師的笑容太少了。
二十多個孩子,有時候一個人值班,真的很累。但隻要家長說孩子有變化,我就又像加了油,覺得很值得。有一次我聽到有個學生在那裏說,我們到校廣播站給張老師點首《世上隻有媽媽好》吧。其他學生覺得太幼稚,沒點成。但我在辦公室裏聽到了,心裏很甜,偷偷笑了。
“壞小子”對班主任的印象調查
5月28日,記者來到成都市第52中,帶班老師桑小波領著記者進入張景靜所說的“七室一廳”。
盡管班主任張景靜出差在外,屋內依然整潔有序。牆上、門上,到處都是孩子們親手做的裝飾,各房間人口處貼有剪紙標出的名字:兩間寢室,一間是“街舞八少”,另一間是“叱吒風雲十六少”。寢室內的床鋪旁,貼著五彩的心形折紙,以及各人喜愛的偶像海報。
吸引記者目光的,是廳內一麵貼有各色小方紙片的牆。“這叫‘星語心願’,”桑老師說,“也是張老師的主意,讓學生把自己的心願貼在這裏。”
24個心願,多數與各自的理想有關。“我的心願是:長大能當一個大老板。”“我希望以後我是一個軍人,為人民服務。”還有的希望考上重點大學、當警察、足球明星、舞蹈家等等,不一而足。有的心願是表達對身邊人的關心:“祝全校同學學習一天比一天好!”“我希望我們的大家庭一天比一天美好!”“祝媽媽身體健康!”而一張綠色的小紙片上寫著:“我希望我姐去北京開會,能平平安安地歸來。”“下課後,他們喜歡喊張老師姐姐。”桑老師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