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池莉
使人信服的,並不僅僅是王老師的左手,而是他令人歎服的才華和高尚的品德。
17歲那年秋天,我下放農村做知青,幾個月之後,被選拔到大隊小學教書。第一天上課,學生就不怕我;三年級的學生就有與我同年出生的。五年級畢業班的音樂、體育、美術課,我都沒有辦法順利進行,兩三個完全無組織無紀律的男生個子比我還大,下巴上部長了胡子,這個冬季就要娶親了。
校長鼓勵我不必怕學生。他說:怕什麼怕?他們再大,你總是老師,他們總是學生,天下還有學生大得過老師不成!校長從打掃操場的大掃帚上抽出一根最長的竹條子交給我,要我向王老師學習。
我們學校的王老師,男,中年人,大個子,寬肩膀,胡子拉碴,少言寡語,非常威嚴。王老師走路總是甩開膀子邁大步,模樣好生坦然瀟灑,好像條條道路都是為他開的。我們大隊的廣大貧下中農,凡路上遇見王老師,都要搶先問候,都要為他讓路,還要誇他教書教得好。王老師的書,就是教得好,他班裏畢業的學生,珠算打得風流水轉,出了校門就可以當一個小隊會計。對付最頑皮的男生,王老師一向隻用一隻手,左手。王老師的左手不是力氣大,而是輕重感覺好。王老師用左手把調皮學生的後脖頸拎起來,從窗口輕輕扔出去,從來沒有把學生摔出問題來。偶爾也有意外,也會發生一點皮肉傷,後來總是被時間證明沒有大礙。貧下中農誰家有一個甚至多個不愛念書的調皮小子,爺娘老子也都是不怕的,大家便都指望王老師整治。王老師隻這左手的一扔,多年的威信就建立起來了。
然而,作為教師,僅有武力是不夠的,在鄉村學校尤其不夠,最終人人都要看你有沒有本事。有本事的人,隨你打罵,那是替爹娘管教孩子;沒有本事的人,你彈他孩子一個指頭,那就是欺負孩子的爹娘了。最初,我以為王老師的威信就是來自於他的左手和珠算。後來,我慢慢發現,王老師還寫得一手漂亮的板書,語文、數學、體育、美術,他可以一個人全包辦,門門功課都教得好,除了唱歌——貧下中農不認為唱歌是一門功課,因此非常認可王老師的班級不唱歌。同時,王老師還會修雨傘,做木工,打草鞋,箍水桶,燒錫補焊。王老師有一隻工具箱,那簡直就是百寶箱,他想要釘子就可以掏出釘子,想要鐵皮就可以掏出鐵皮,任何困難都難不住他。要過春節了,村裏家家戶戶請王老師寫對聯。也總有一些人家會貼別人寫的對聯,這就更為王老師提供了比較,貧下中農過春節有的就是時間,又沒有什麼娛樂,大家成群結夥到處閑逛,挨家挨戶比較對聯。這一比較,顯然還是王老師的字好。四村八裏的人家婚喪嫁娶,也都要請王老師去做司儀,如果發生了什麼意外,廚子來不了,王老師也當廚子,從打豆腐到紅案,他都做得得心應手。一般凡有人請,王老師是有求必應。但凡王老師應了的事情,一概都做得利索漂亮。而他自己呢,則又有一條人生的座右銘,便是:萬事不求人。王老師是從來不去麻煩任何人的。他自己什麼都會做。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於是,王老師的威信怎麼能不高?誰家的孩子他不敢打?打了家長還要感謝,因為他們認為這就表示王老師重視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