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水塘二(1 / 2)

晚清時期,魚塘歸鎮上大戶馬雲生所有。這口魚塘,是他祖上留下來的家業,傳了很多代。馬雲生是鎮上有名的大善人,不結高官,不欺貧民,守著祖上留下來的家業,雇了幾名長工,安心度日。每遇天災人禍,他總是拿出錢糧,急人之難,口碑極好。這一年,江南大旱,饑民無數,扶老攜幼,四處流離。短短幾日,鳳陽鎮湧入大量難民。好心的鎮民,紛紛拿出家裏多餘的糧食,救濟災民。馬雲生自是首當其衝,他命人抬出一筐筐饅頭,帶女兒馬茹雲一起,親上街頭分發。馬茹雲年方十八,身段玲瓏,端莊淑雅,頗有大家閨秀風範,被無數饑民奉為天人,直呼觀世音轉世。俗語說,十人結伴,必生小人。這麼多難民中,自然不乏居心不良之輩,孫茂全就是這樣一個人。此人遊手好閑,長相醜陋,三十幾歲,沒有老婆。在老家時,天天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適逢旱災,他跟著村民一起,逃難來到北方。

孫茂全第一眼看到馬茹雲,便被她的美貌給迷住了,餓狼一樣的眼睛,在她身上掃來掃去。當馬茹雲把饅頭遞給他時,觸到她溫潤的手指,孫茂全登時魂飛飄渺。

難民離開鳳陽鎮,去別處乞討了,孫茂全沒有走。他尋到馬雲生家,又是磕頭,又是下跪,說自己父母雙亡,無親無故,懇請收留,隻要有口飯吃,情願終生為奴。馬雲生心中一軟,便答應了。

自此,孫茂全便在馬雲生家裏,做了一名掃地的雜役,平日和其他長工住在一起,一段時間,倒也相安無事。轉眼間,中秋節到了,馬雲生給長工們發了月餅,結了工錢,允他們回家過節,孫茂全是外地人,沒家,所以沒走。馬雲生老伴死的早,膝下僅有一女,長工走了,家裏便僅剩他父女二人。就在中秋節這天晚上,蓄謀已久的孫茂全,伸出了惡魔之手。

馬雲生毫無防人之心,對下人極好,吃飯的時候,他看過節,便把孫茂全叫了去,陪自己喝酒。酒壯人心,亦增色膽,三杯下肚,孫茂全看著嬌豔如花的馬茹雲,再也按捺不住。他趁馬雲生不注意,掏出事先藏在身上的鐵錘,一錘砸死了他。隨後,撲到被嚇傻了的馬茹雲身上…

孫茂全強暴了馬茹雲,並將她殺死,倉皇逃離了馬家。出門不久,便來到馬家魚塘,清涼月色下,他看到水麵上飄著一個人,長發舒展,赫然便是馬茹雲…明明死在家裏的馬茹雲,屍體竟然出現在了魚塘裏!孫茂全登時被嚇癱在塘邊,眼睜睜看著馬茹雲向自己飄來…第二天,人們在魚塘裏發現兩具屍體,一個是馬茹雲,另一個,則是孫茂全。令人驚奇的是,馬茹雲渾身****,右手緊緊抓著孫茂全的腳腕,掰都掰不開。而她的衣服,卻散落在家裏。忤作驗屍後得出結論,馬茹雲是被孫茂全強暴後,砸死在家裏的。但她的屍身為何會在魚塘裏?誰也解釋不了…事後,馬雲生父女的屍體被裝入棺材,孫茂全則被拋屍野外。三天後,準備下葬時,卻驚訝的發現,裝馬茹雲那口棺材不見了!連棺加屍,憑空消失了,誰也不知去了哪裏,一時間,傳言四起…從此以後,馬家魚塘附近,便陰氣森森。即便在盛暑時節,從塘邊經過時,依然能感覺到一股涼意,誰也不敢靠近。馬家養的那些魚,全部消失了…

後來,大清垮台了,進入戰亂四起的民國年代。這年,一名軍火商人路過鳳陽鎮,看中了那口水塘,便買下來,準備洗手不幹,改行養魚,他自然不知以前發生的事。軍火商在塘邊搭了個簡易木房,住了下來,準備以後長居此處。他買了魚苗,撒入塘裏,第二天發現,投入的餌料竟然絲毫未動。連續三天,都是如此,軍火商大惑不解,難道水裏有東西,把魚苗給吃了?他膽子雖大,卻也不敢下水查看。第四天晚上,軍火商苦惱的坐在塘邊,喝著悶酒。後來有些喝高了,迷迷糊糊中,他看到水麵上飄著一個黑黑的東西,依稀的月光下,似乎是一口棺材!軍火商大驚,取出槍,便開了兩槍,這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橫在水麵的上的棺材,"騰"一下立了起來!…

軍火商嚇壞了,扔下槍,連滾帶爬離開了鳳陽鎮,口中大叫:"棺材,棺材…"好奇的人們,小心翼翼來到塘邊,放眼看去,深黑色水麵,除幽風吹拂,蕩起的層層漣漪外,空空如也…

一直以來,塘裏的水從未幹過,不知從何而來。建國不久,皮革廠成立了,就建在塘邊。距水塘不遠的小樹林,則成了青年男女幽會的地方。多年來,再無怪事發生,過去的記憶,漸漸淡出了人們腦海。不過那水塘總給人感覺怪怪的,塘水幽黑,沒人敢下去洗澡。一天晚上,皮革廠有對戀人鬧矛盾,男的一賭氣,來到塘邊,"撲通"一聲跳了下去。剛下去,便大呼救命,撕心裂肺。聞訊趕來的人,見他在水裏上下起伏,急忙找了根竹竿,伸下去讓他抓住。可沒曾想,他身上就像捆了塊大石頭,無比沉重。四五個人,費了好大勁才把他拉上來。男的一上來,就口吐白沫,發起了高燒,迷迷糊糊中,不停嘟嘟囔囔,誰也聽不懂他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