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不平等;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我們學習盡可能平等待人;能平等待人,就很不錯;沒有人我之別,還要沒有人貓,或者人狗之別,全無“分別心”這是禪者的境界了。
有這麼一個故事:和尚拜訪翠岩禪師,禪師不在,就去找主事僧。
“見過禪師了?”主事僧問。“還沒有。”和尚答。主事僧忽然指著身邊小狗,說:“你要參拜禪師,就先禮拜這條狗。”
“你要我拜狗……”和尚不知所措。
當然不知所措。他習慣了見高拜;狗,不夠高。
江山坐穩了,富起來了,要無分別心,要能尊重人,要明白這“平等”二字,就更難了。“大爺有錢,大爺愛怎麼擺弄你,就怎麼擺弄你!”你見過有財有德的人嗎?都把人當奴婢,當驢馬,當工具。
今天興到,招來一批;明天,都裁去。用你,是為了增強公司競爭力;裁你,還是那一句:“為了繼續增強競爭力。”把員工當奴婢,奴婢還是人,大爺偶發慈心,奴婢還有半碗開眉飯;把人當驢馬,年深日久,效力的也把自己當驢馬,誰多賞一塊骨頭,就為誰賣命;驢馬,何必對舊主忠心?
等而下之的財閥,把人當工具。
“我既然是工具,是一張刀,一口釘,誰多付我錢,我捅死你,釘死你,絕對問心無愧。”工具,有工具的邏輯;員工淪為工具,工具冷而硬,當然更不必對舊主有情。
不把人當人,到頭來,四麵受敵,吃虧的,還不是自己?
要財閥不解雇員工,不可能,也不合理;要他們“富而好禮”,更是妄想。倒不如立法保障驢馬,維護工具:驢馬踏主,一律輕判;工具重錘反擊,理所當然,合該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