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三月三十日
注:
這是陳毅為《新四軍軍歌》所擬歌詞初稿。1939年2月,周恩來到新四軍軍部視察期間,眾將士熱情建議寫一首軍歌,並要求陳毅寫歌詞。初稿寫成後,在葉挺、項英主持下,組織力量推敲修改。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參謀長周子昆以及軍部秘書長李一氓、軍政治部宣傳部長朱鏡我、政治部秘書長黃誠等都提出了意見。經集體修改後,改定的《新四軍軍歌》歌詞與這篇初稿一起在1939年5月14日出版的《抗敵》雜誌第一卷第三號上發表。發表時,編者注中說:“這原是陳毅同誌為《新四軍軍歌》作的初稿,後來,軍歌經過一次集體的改作,僅在第一節上還留下多少痕跡,但原作詩意洋溢,改題《十年》,一並發表。”歌詞則署名集體創作,經音樂家何士德譜曲後,《新四軍軍歌》便立即飛遍了大江南。
附:《新四軍軍歌》歌詞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著我們的姓名;
孤軍奮鬥羅霄山上,
繼承了先烈的殊勳。
千百次抗爭,風雪饑寒;
千萬裏轉戰,窮山野營。
獲得豐富的戰爭經驗,
鍛煉艱苦的犧牲精神。
為了社會幸福,為了民族生存,
一貫堅持我們的鬥爭!
八省健兒彙成一道抗日的鐵流,
東進,東進!
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揚子江頭淮河之濱,
任我們縱橫地馳騁;
深人敵後百戰百勝,
洶湧著殺敵的呼聲。
要英勇衝鋒,殲滅敵寇,
要大聲呐喊,喚起人民。
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
創造現代的革命新軍。
為了社會幸福,為了民族生存,
鞏固團結堅決的鬥爭!
抗戰建國,高舉獨立自由的旗幟,
前進,前進!
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由宣城泛湖東下
陳毅
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
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一九三九年
注:
這首詩是陳毅往來於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和茅山根據地之間,經宣城泛湖東下時所作。宣城,為涇縣東鄰縣。
清晨
彭燕郊
每天清晨,
當太陽把金色的光芒交給大地,
夜霧就慢慢地向林子的後麵退去,
初醒的原野就蠢動著萬物的生的意欲了。
露水愛嬌地在草葉的懷裏跳躍著,
茅屋也發出了濃鬱的稻草香,
我也總是那樣、總是好像看到
大地是在慢慢地睜開它那惺忪的雙眼,
是在慢慢地翻動它那碩大無比的
孕婦般肥壯的身子。
於是我更加急速地跑過田野,
我總是聽到這些我常常聽到的聲音,
我已經和這些聲音結下了不可解的緣分了:
栗子樹上的知更雀總是那麼熱心地
叫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農人們總是那樣親昵地呼喚著耕牛向田野走去,到市鎮上去的鄉民們總是興衝衝地走著、
興衝衝地談論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新聞,
流水的淙淙的濺聲和戰馬的篤篤的蹄聲
也從來都沒有問斷過,
而在我的傾聽裏一點也不會遲誤的
是我們那個跳上山坡的小號兵
從鼓起的雙頰吹出來的
召集我們去晨操的火熱的號音,
在鳥的歌、流水的歌、草木的歌、農人的歌、
戰馬的歌的
豐富而又和諧的合奏裏,
立刻又加入了我們在操坪上發出的
“一、二二、三、四,一、二、三、四……”的叫喊聲,
和那一步跟緊一步的
擦沙、擦沙、擦沙……的跑步聲,
和那不時進發出來的
優秀的射擊手的勝利的笑聲……
——這是何等優美的
早晨的中國的讚歌嗬!
春雷
彭燕郊
春雷駕著厲聲的載重列車
從潮濕的雲間
無阻隔地碾滾而過
——把天空
當大鼓敲捶
生命覺醒
土地蒸騰出強烈的氣息
刺鼻的氣息
濃鬱的氣息
原野
被各種各樣的氣味充滿了
充滿了牛蒡和酒糟的氣味
染料和油漆的氣味
酵菌和膿血的氣味
頭發和骨灰的氣味
所有這許多氣味
都被生命的熱血所溫暖
又被生命的急促呼吸所煽動
都這樣
聲音一般地顫抖著
向發出雷鳴的高空
竭力地呼喊著嗬
陰雲壅塞
大雨將臨
好像有什麼突然而來的打擊
使大地突然地震顫了一下
於是,風呼嘯
城市蒼白著
村落低頭
帆下降,錨落下
黃狗亂竄
蝴蝶折翅
鳥雀歸巢
花落地,葉飄飛
門窗緊閉
燭火熄滅
電光閃閃
比十五六歲的少年的眼鋒
還要銳利地
向煙塵、雨霧
翻卷在旋風裏的亂草和敗葉
橫劈過來
一場空前的大變動在醞釀著
土地的氛圍
畜棚般騷臭
人可以看出
土地
是怎樣緊張地
咬著牙,切著齒
橫著眉,皺著鼻
捏緊雙拳
像一個滿身浴汗的勞苦者
渴望著一瓢涼水從頭頂淋下來一般
在等待著
大雨的降臨嗬
急速而又熟練地,像撕著破布
閃電腰斬了陰雲
春雷揚起雨滴的塵埃
大地沉沒在雨霧裏
應親熱的召喚
而探首於大氣之中的蟄蟲
群隊
換上了輕捷的新裝
絡繹於
欲雨的雲天下——
拋擲著
闊大的腳步嗬
望家 山
一獻給我的故鄉,家人
辛勞
落著雨,落著雨,
為了人世,天空是多麼哀傷,
哭泣著用那不停的雨滴,
一點一點從鬆葉又流人小溪。
在這激響的小溪中,
流水翻著血紅的浪。
在這不幸的村莊,
泡在血中,每個土粒,草梗;
哪裏還有和平的風,
並不是因為這連綿的天雨,
野狗會告訴你,
在它暮夜的哀叫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