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戰地服務團同誌演出
眉月溶溶夜色嬌,天孫聯袂下藍橋。
簪花不是盤龍髻,舞袖回風唱大刀。
鼓角槍聲和管弦,軍中此曲傲鈞天。
戰旗影內刀光閃。再現危城捷足登。
荷戈顧曲盡周郎,無怪小姑律失常。
勝利歸來歡聚會,英雄兒女確無雙。
皖南軍次雜詩
揚帆
離滬入皖初過小河口
一溪曉霧朦朧白,夾岸紅萱燦爛春。
烽火餘生閑此日,迎人雞犬兩三村。
秋涼試馬登雲嶺山巔
山巔佇馬秋聲裏,十裏連營晚照紅。
笑語烏騅休躑躅,明朝伴我逐腥風。
軍次得薇寄近影
一聲晚角山營寂,倩影飛來伴我孤。
隻手相招知汝意,歸期負約記還無。
接薇彙款沽酒獨醉
寒宵獨耐軍中味,感汝郵來買酒錢。
怕向人前憐舊夢,個人沉醉個人眠。
運動大會戲作越障賽
健兒身手萬千雄,我亦居然出上風。
不是書生筋骨異,頻年障礙越重重。
帳前小院種竹養魚
軍務倥傯小院幽,偷將餘力事風流。
池魚靜對三竿竹,碎撒斜陽滿地秋。
訪案四股山寺無所獲
禪門俯瞰千山暮。鬧市閑村一例塵。
此地何來名利客?鍾聲隻許野雲聞。
潛入青弋江候約不至
零星漁火驚難穩,細浪偷傳獲語低。
有約不來生死係,寒江風雨夜淒迷。
反“掃蕩"防諜扶病出巡
烽火初傳山色黯,炮聲驚破一江雲。
強扶病體持槍出,不許妖魔亂我軍。
父子嶺之戰移駐焦石埠
此地曾遊古謫仙,吾來恰是暮春天。
錦鱗佳釀非無意,喊殺聲酣北嶺邊。
偵察郎廣地區酒後逢夜襲
軍行偷得一時閑,整頓風塵帶醉眠。
午夜槍聲牆外作,可憎誤我夢纏綿。
渡長江
賴少其
薄霧彌漫著江麵,
江水衝擊著堤岸,
當這黑沉沉的午夜,
我們要渡過長江。
饑寒困苦,
算得什麼?
敵艦上下弋遊,
我們不怕!
長江是我們的,
我們千百次自由地來去。
我們要渡過長江,
獲得更大的勝利!
成為流行全軍的戰歌。
賴少其(1915—2000),廣東普寧人,1930年入廣州美專。九一八事變後,即投身救亡學生運動,並參加新興版畫運動。參加新四軍後,當過文藝幹事、文藝科長、戰地文工團團長、宣傳部長等。1949年後,先後任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上海文聯副主席,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省政協副主席,中國版畫家協會副主席等。
在皖南
村
天空映著蔚藍,
兩岸崇高的大山
我坐上竹排,
我到了皖南。
我帶著歡笑——
在這烽火燦爛的雲天,
馳驅戰鬥的原野,
自由的呼喚。
消逝吧,
一切過去的傷痕!
向著跳躍的前線,
看見了光輝的霞彩……
到處是薔薇的花瓣,
忘情地
把我的槍彈,
射斷舊時代的紐帶。
一九四零年一月十六日
勝利的明朝
佚名
天快亮了,
看勝利就在明朝。
挨過這最苦的一刻,
漫漫的長夜快完了。
我們的鮮血已灑了不少,
我們的頭顱也不是白掉,
任憑你多少艱難困苦,
不能把勝利的信心打消,
任憑你多少花言巧語,
不能把鐵石的心腸動搖,
除非敵人回到老巢,
我們將不屈不撓,
爭取勝利來到!
牧羊女郎
雪村
她是一個年幼的女郎,
牧羊在小小的山坡上,
她唱出伶俐的歌聲,
她依在小羊身旁。
鞭兒拿在手中,
又騎在那小羊背上,
她說:“小羊,小羊,
我騎你去打東洋!”
“我要打那強盜,
他要是踏碎了碧綠的草場,
我怕羊兒將要餓慌,
我將不能依它身旁。”
“我把鞭兒當真槍,
我把草地當戰場,
我把羊兒當戰馬,
我來學習打東洋!”
好一個秀麗的姑娘,
好一個英勇的模樣!
她的姿態那麼地輕盈,
她的眼睛閃亮。
小羊向她歌唱,
又跳到更高的坡上,
她依在小羊身旁:
“啊,好一個勇敢的小羊!”
在這廣漠的草原,
小羊已搖動著鈴鐺,
啊,搖罷,搖罷,
更活躍了她的心房。
這是一個美麗的牧場,
她永遠向這兒歌唱,
手拿一支雪亮的刀槍,
望著遙遙的遠方。
這首詩是在原新四軍教導總隊俱樂部主任毛中玉烈士的遺稿中發現的。據毛中玉記敘,它發表在《救亡日報》(由馬亍編輯的三日刊)上,他覺得很有牧歌風味,情趣也較濃厚,便將它譜寫成了歌曲。
詩一首
江勝武
大家同誌要緊張,
努力學習打勝仗,
部隊擴大要鞏固,
活捉鬼子送後方。
高山頭上一朵花,
參加抗日不會差,
提高學習求進步,
反對動搖開倒車。
唱起戰歌勵士心,
大家同誌要認真,
為了民族要解放,
趕走鬼子出國境。
隻要大家一條心,
堅決抗戰有熱情,
官兵團結又一致,
英勇犧牲有名聲。
風雪封鎖野雞山
仲彭
我們年青的
堅強的隊伍
穿過野雞山——
它被風雪封鎖著呀……
越過層疊的山巒
沿著修長的峽穀
風播種著雪花
雪花迷漫著疾風
我們無畏地
向風雪
(行列爬過山坡腳步響過山坡)
山坡被扼死了
死在嚴寒的冰雪下
嚴風中搖曳著的
枯槁的草
枯槁的灌木枝
在低沉的哭泣
無望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