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準備(5)(1 / 1)

這樣過了幾天,村寨越來越是有模有樣:兩米多高的圍牆更加堅實平整(又抹了兩層粘土,已經抹去了樹木藤條的痕跡,包括緊靠內牆的固定木凳),柵門之外還挖了長六米寬三米深約兩米的溝渠,溝底則插滿了荊棘木刺,平常,兩塊木板搭在溝渠之上,作為進出柵門的橋梁,倘若外敵來犯,便抽走木板,想要攻入柵門,還得大費周折呢!

圍牆之內,平台左右,則分別圈了兩個三百多方的獸欄,關著幾十隻鹿羊之類的草食動物。本來活捉這類動物,不必張宏親自動手,但那些壯男偏不理解他的意圖,一見獵物便先下手為強,衝上去又刺又打,然後再收獲屍體,從來沒有飼養的意識,原始語言又單調貧乏,不能涵蓋更深更廣的內容,張宏的解釋無法到位,隻得親曆親為,利用實踐傳達行為和目的。

原始人類倒也不笨,隻是缺乏知識和經驗,但見族長將活著的鹿羊丟進獸欄,並吩咐女人們天天割草喂養,就理解了族長不可理解的某些行為,於是,村寨又再次沸騰起來:原來鮮肉可以這樣保存啊!

老貓等長老激動地勸說那些壯男:以後可得想法設法盡量活捉啊!咱們沒有粗鹽,無法醃製肉幹,寒冬來臨之時,就得依靠這欄裏活著的動物了,再說長期缺鹽,大家力氣不足,利用活物換取粗鹽的行動已經迫在眉睫了。

雖然眾誌成城,獸欄幾乎爆滿(張宏帶領之下大家拚命圍獵的效果),但物極必反,戰士們麵臨傷亡,也不肯錯殺無辜,張宏又得反複糾正這種偏激的思想了……

另外,村寨更加井井有條、幹幹淨淨,不過,族人卻不在意,除了張宏,雖然他並不講究,但這裏成了他將要居住三年的家園,也不能過於肮髒邋遢、臭氣熏天,以致細菌繁衍、瘟疫流行……

於是,張宏用樹枝紮了幾把掃帚,教會婦女們經常打掃山洞和牆內的活動領域,並禁止大家隨地方便,當然,為了安全和衛生,便在獸欄附近搭了個簡易廁所,跟現代農村的茅房類似,不過在地上挖個大坑(蓄積人畜糞便為即將開展的農業生產累積肥料),蓋上木板,再設置一個蹲位,小型建築的四根木樁支撐著兩邊傾斜的茅草頂棚,四周藤條編織成牆,隻留下一扇小門的位置,掛上了一張真皮的門簾(這個太奢侈了),暫時不分男女(族人的覺悟尚未達到一定的高度),反正撞見了大家都無所謂。

“就這樣將就吧,以後,我會做得更好。”張宏有些疲憊望著自己費神費力蓋起的這個類現代建築,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半圓牆內的露天場地平整得不再坑坑窪窪,除了三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和六棵亭亭如蓋的盤根老樹,幾乎遍地綠草如茵,以前隨便亂扔的石塊和樹木已集中堆放,作為戰備物資,留待婦女老人加工處理。

孩子們特別喜歡在草地上翻滾嬉鬧,長老們也不像以前那樣嚴加管束,不準他們隨便出洞,以致長年缺乏陽光,身材普遍矮小,現在終於條件改善,也就可以改變原始的養育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