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昭卷·畫賊(1)(1 / 2)

“畫亦生賊,賊女妙齡,害王子命。丙寅年八月初十,陰時。”

——《情事略考·宗室》月山人

三百零三年前,太祖為昭太宗,當時還身為繼承人的敏公子定了太尉之女為妻,公子心中忐忑,不知美醜賢惡,連番設計而不得見,逼不得已,決議夜探太尉府。可惜夜中起霧,誤入了太尉府中表小姐的閨房,瞧見小姐自畫像,而心魂俱失。那小姐,成了日後的太宗皇後。

七十年前,理宗長女青城殿下躲在了後花園的花叢中,她那年十八歲,到了婚齡,正等著皇父的一場瓊林宴。狀元來了,年方十五歲的小神童,低著頭,一團孩子氣;榜眼來了,生得不錯,然太瘦;探花來了,才華橫溢卻為人嬌;餘下二甲陸續到,不是年紀老,便是禮貌少。小殿下躲在薔薇叢後,好不煩惱。一場宴會,諸君高談闊論,公主的芳心好似牆頭草,胡亂倒。隻疑惑,那小狀元一晚都隻捧著魚食喂餌,伸出一隻玉琢的手在碧水之中,頭卻抬也不抬。宴畢,她終究覺得探花更勝一籌,正欲寫下花箋,派宮人呈給皇父。可惜她那皇帝爹爹喝得得意忘形,自比紫薇叢中一朵黃牡丹,非要畫師畫一幅《百賢圖》,畫師說狀元爺請抬頭,那孩子擱下魚食,緩緩抬起頭,笑了一笑。孩子成了大昭第一賢相,青城成了大昭第一剩女。整七十年。

五十年前,齊與楚二國交惡,謝侯丈家齊王並未婚妻齊郡主皆斃於楚王手。侯帶死士狙殺王,中埋伏。有其貌不揚舞姬替他擋了一劍,謝侯負傷隱遁,後戰西突厥,建不世功,封侯上侯。戰勝歸國,途遇奴隸市。一攤前掛有畫像,賣女奴。皮色皆平凡庸俗,侯卻駐足。其中有救過他性命的舞姬,正囚於獸籠中,沉默不言。謝侯千金買姬。後,峰回路轉,因齊大夫誓死保護,侯竟發現郡主逃過一劫,亦尋回。郡主立謝侯妃,姬為側。侯妃早逝。

屈指數來,大昭皇室,無論男女,皆是些癡情種子。可巧合的是,這些情事,又大抵與畫相幹。

這一年,齊明十年,繼太子春日壽終,秋日之時,穆王世子,也命懸一線了。

說起來不過寥寥數語,可是萬事皆有因由,這因由卻是說來話長了。

話說,與奚山翠濛一脈山巒千裏相連的便是穆地。穆王是今上同母弟,同醜女穆王妃共育三女一子,兩個女兒出嫁時因生得醜,被太後由郡主封成了公主,給孫女們多陪送了一份嫁妝,才算堵了一眾駙馬的嘴。一子便是當今太後最寵愛的王子成覺。傳聞當年太子未死時,所受的關愛還可和他匹敵一二,其他的皇子,哪怕貴妃生的三皇子和小皇子,都要靠邊站。

為什麼?這一提,卻少不得要說到太宗一係。高祖當年隻有一女,便從旁支過繼了個與他相似的侄孫繼承大統,就是後來的敏言大帝。敏言娶了當年名聞京都的美人,生出的兒子一個賽一個的仙氣。傳了這十幾代,到了哲宗處,兒子更是個個把不住就要上九重天的德行。太宗一幅畫像傳到哲宗,他們家卻無半個像他的了。平素百姓過年愛掛曆代陛下的小像擋災,結果越瞅越別扭,好似皇家曾出過什麼醜聞似的,嘀嘀咕咕,傳得像煞有介事。每到過年,整個皇室青雲罩頂,像被打了臉。

今上太後是武將家出身,從小養成的審美使然,平素也不喜歡孫子們這副模樣,奈何兒子媳婦生得都不差,橫豎改不了門風了。到了太常卿家醜女第四次懷胎,太後娘娘愁眉苦臉等著內侍報喜說“王妃又給您生了個醜孫女”,結果,一扭頭,是個小子,而且,重要的是,這小子,一點也不醜!

更重要的是,頗似一個人。皇室中人瞅了小王子一眼,皆彈冠相慶,他們這麼多年的恥辱,終於洗刷一清了。

這個穆王世子,生得極漂亮、極霸道。十幾歲的年紀,未長開,那個眉、那個眼便恨不得飛到天上去了,和太宗小像就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史官的蓋棺之論——“主額正頤闊,眉揚長而目醇威,近之則覺天姿,不敢觀也”,再一次派上了用場。

從此,太後把他當成了解救眾人於危難之中的心肝,眼裏再容不下別人。穆王世子成覺四歲從穆地進京讀書,在皇子們讀書的百子閣內,除了偶爾講經才出現的太子,他的待遇是獨一份的。今年,自太子暴斃,陛下一直鬱鬱寡歡,穆王稱病,讓成覺回封地侍疾,他伯父一言不發,揮揮手,便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