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經濟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總體衰退,我國經濟遭受到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衝擊,出口出現大幅度下降,外向型經濟需求萎縮,過度投資帶來了產能過剩,國內消費需求疲軟,企業開工嚴重不足,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進入2010年,隨著危機的緩和,一方麵似乎世界經濟已趨於好轉,有些國家已經實現了經濟的正增長,中國經濟既而也進入一個相對平穩期;但另一方麵由於固有的危機並沒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決,而使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仍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它就成為一種緩和與未知的動蕩並存的狀態“後危機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對於中國企業來講,不管商業領袖們相信後危機時代將帶來更多的機會還是更多的威脅,人類2010以後的生活已經表現出了一個事實:激變、演化和嚴重的不確定性。時代環境的不斷變化迫切需要企業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以有效地組織和管理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進而提高企業整體生態係統的健康水平和適應能力。

麵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種種理論和實踐困境,在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態環境中,企業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突出重圍,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都要審慎思考的重要課題。本書正是在以金融危機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基本態勢和現實困境為突破點,根據隱喻研究、質性研究、係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著力對人力資源管理係統和生態係統進行比較分析,揭示了兩者的共通性。在此基礎上,本書總結了人力資源管理一般性研究和已有生態人力資源研究經驗、誤區和不足,基於理論研究和實踐突破兩個層麵從生態學視角係統性探討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基本問題,提出創新性的理論觀點並對現實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生態學回應,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新的邏輯和方法。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研究基礎、理論創新和實踐突破。

研究基礎。主要內容包括:金融危機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態勢和現實困境;根據隱喻研究方法,反思和總結人力資源管理係統與生態係統在內涵、結構功能、開放性、多樣性、動態性、自動調控、研究方法等方麵的共通性;通過比較研究和文獻檢索的資料分析,從研究方法、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等方麵對已有生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經驗、誤區和不足進行了相關述評,進而提出了本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價值。

理論創新。綜合運用多種分析方法,重點探討生態學原理如何以其嶄新的語境和獨特的視域對確保人力資源管理係統生態因子有機存在的健康水平和適應能力提供理論創新的支撐點。主要研究內容包括HRM生態安全戰略、離職管理的生態加環、員工培訓的係統循環、薪酬激勵的生態金字塔、績效考核的協同進化和勞資關係的生態理念。

實踐突破。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依據質性研究方法,強調研究者本人的實際參與,在管理互動活動中獲取信息,重點以生態學理論研究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期為處在發展特殊時期的企業走出人力資源管理困境提供實踐對策和建議。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轉型期人力資源管理變革、人員管理基本方略、企業人力資源盤活、員工沉默破解、高績效人才團隊建設、外派員工製度管理、雇主品牌塑造等問題。

在一定意義上,本書的研究對於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生態係統向高效、穩定方向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宏觀層麵,實現和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以生態學視域從人與組織對人力資源管理環境管理環境的訴求和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對人與組織的引導兩個方麵研究人力資源管理係統與組織環境的適應性互動問題。其次,中觀層麵,凸顯現代人力資源的核心地位。生態人力資源管理突出了以往管理概念所忽視的周期特質和生態因素,進一步闡釋了企業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再者,微觀層麵,推進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創新。麵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生態學理論為擺脫習慣於增長模式下的傳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困境提供了可行的路徑選擇和實踐策略。

當然,生態人力資源管理體係博大精深,我們關注生態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相關研究還不長,尤其是在企業實踐方麵的經驗還很欠缺,這使得我們的研究還是初步性和探索性的,體係難免有所疏漏;作為青年教師更是德薄才疏,所習所得無異於大海拾貝,加之成書倉促,本書自是淺陋。請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朋友不吝賜教。

本書書稿完成之日正值立夏之時。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預示著新的境界、新的氣象即將來臨。願本書能溶彙於這鬱鬱蔥蔥的生態世界之中,化為點滴甘露,也伴隨著夏天的雨露陽光走向成熟。

田書芹王東強

2010年夏於重慶文理學院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