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金融危機,最能替企業分憂,幫企業解憂的要素,不是機器,也不是金錢,而是企業的員工。如果員工的潛能得到了充分挖掘和釋放,對於企業來說,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什麼難題不能解決的。因為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充分利用和管理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源非常重要。人力資源管理是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預測組織人力資源需求並做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並進行有效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並進行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以便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的全過程。作為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努力維係企業與員工利益最大化,這是每位管理者的主要任務。當金融風暴襲來時,人力資源管理者該如何協助企業做好以上各方麵工作,度過寒冬,迎來春天呢?首先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從某種意義來看,這場經濟寒冬或許正是我國人力資源行業新春的肇始。足夠的信心、充分的計劃和準備,必定會幫助我們渡過經濟嚴冬,迎來美好的春天。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小廣認為,金融危機是一次災難,更是一次機遇,經濟調整必然導致資金的重新配置,甚至是國際性的重新配置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方麵的配置。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是資本、資金、人力還有自然資源重新得到配置和優化的過程。
企業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企業管理者應當提高自身素質,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係,帶領企業順利走出經濟“寒冬”。因此,金融危機既是一次災難,更是一次機遇。一方麵金融危機強化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地位。一次大的危機來臨,我們會從中發現很多值得反思的問題。由於缺乏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觀念的指導,缺乏係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製度建設,人力資源管理長期處在一種被動的執行者地位,必須加以改變。譬如薪酬戰略,經濟危機為企業薪酬變革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機遇,基於外部環境所帶來的談判優勢,企業推進薪酬變革往往會遭遇較小的阻力。因此,以戰略的眼光來看待經濟危機,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協助企業推進符合企業戰略目標的改革方案。另一方麵,金融危機為優化人才梯隊的最佳契機。有實力的企業在此時進行人才儲備將更加高效,企業在這個環境下進行人才儲備,可以與內部組織結構的完善、調整結合起來。適當的裁減冗員、壓縮層級、優化用人機製是企業應對外部惡劣環境強有力的措施,同時可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引入具有戰略眼光的複合型管理人才和更有實力的技術專才,有利於實現組織更新換代與後繼力量的補充。因此,金融危機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來說,正是練好內功,為未來蓄勢的一種有效方式。有道是“東邊日出西邊雨”,行業不景氣、人才流動加劇,反而對一些有實力過冬的企業會帶來更多的機會,一邊坐享危機“洗牌”中對手倒下的快感,一邊圖謀更大的發展空間,一邊大肆低成本網羅平時不敢奢望的人才,一邊借機進行以往難度較大的結構優化和流程改造。以騰訊、百度、金山、穀歌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早已啟動人才儲備計劃,李彥宏、陳天橋、唐駿等都親自披掛上陣為校園招聘大造聲勢。很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政府近日組織的赴美金融人才選秀團,得到不少企業響應,不日即將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