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進行發展的時候,會計報表上的數字也在不斷的遞增或遞減,如果企業的經理要讓企業賬上數字多些零,就要時刻關注報表的反應。但如果營銷部說,產品價格太高,賣不出去,希望降低價格來帶動銷售;廣告部說我們的廣告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能在好的媒體上進行投放,不妨請明星來做廣告。此刻,企業經理所要考慮的就不隻是錢的問題了。財務規劃以及一年的銷售任務、企業利潤能否很好地完成、能否為股東贏得好的投資回報率等都要在你的報表上反映出來。一個不經常查看報表的總經理不是一個合格的經理,是不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的贏利的經理,是一個該下課的經理。
本節當中講述總經理應該掌握的會計報表閱讀知識。
會計報表是建立在會計核算基礎上的,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綜合反映,要對一個企業的會計報表作出比較深刻、透徹的分析,找出有用的信息,發現隱含的問題,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這對於一般的經營管理者是有困難的。為此,報表的使用者應該了解會計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彌補專業知識不足的缺陷。
◎ 掌握會計報表的分析步驟
會計報表的分析一般應按如下步驟進行:首先,閱讀財務報告的文字部分(包括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會計報表附注、財務情況說明書);其次,閱讀會計報表;最後,運用具體分析方法對會計報表進行分析。
閱讀財務報告的文字部分
財務報告文字部分的閱讀順序是:首先閱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其次閱讀會計報表附注;最後閱讀財務情況說明書。
第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首先閱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是因為,這個報告是經過專業審計人員出具的,具有權威性。通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一是可以了解會計報表的真實性,二是可以了解企業在會計核算上是否存在問題。從而使會計報表的分析更具有針對性,少走彎路。
第二,會計報表附注。由於會計報表附注可以對企業的基本情況、主要會計政策、會計報表重要項目、重大會計事項等進行具體的解釋和說明,在閱讀和分析會計報表之前,先閱讀會計報表附注,更能對報表數字的形成及數字背後的因素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財務情況說明書。由於財務情況說明書是企業對自身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作出的自我評價,是對企業會計報表的總結,因此,通過財務情況說明書中的財務指標分析、統計指標分析、財務預測、經濟環境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的分析,可以在閱讀會計報表前了解企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在對企業的情況有了全麵了解的基礎上,再利用自己的眼睛去閱讀,利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就能更客觀、更深刻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經營管理者的業績。
閱讀會計報表
閱讀會計報表時,首先閱讀對外報告體係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主表,對於認為有問題的項目,應進一步閱讀相關的附表。例如,發現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數額較大,需要了解其構成,就應閱讀“應收賬款明細表”。如果“應收賬款”數額較小,而“其他應收款”數額大大高於“應收賬款”,就應懂得這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正常的現象,此時應同時閱讀“應收賬款明細表”和“其他應收款明細表”,查看是否有錯誤的會計處理。閱讀上述報表主要是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其次閱讀內部報告體係的成本報表及其附表,一方麵可以了解企業的成本管理情況;另一方麵加深對利潤表的分析以及對資產負債表的理解。
運用具體分析方法進行分析
會計報表的分析方法很多,下麵將作為一個獨立的問題進行闡述。
◎ 會計報表分析的具體方法
會計報表的分析方法很多,但采用得最為廣泛的是對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連環替換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是將實際數與基數進行對比,揭示差異,找出問題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應用於各種報表的分析。與實際數進行對比的基數,取決於分析的目的。一般有計劃數 (或定額數)、上期實際數、本企業曆史最高水平和國內外同行業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實際與計劃(或定額)進行對比,可以分析計劃的完成情況;本期與上期進行對比、本期與企業曆史最高水平進行對比,均可以分析其發展變化的趨勢;本企業與國內外同行業同類企業的先進水平進行對比,可以分析企業所處的位置,找出與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各種報表一般都同時列示上期數和本期數,目的就是為了便於進行對比分析。采用對比分析法時,應注意進行對比的指標必須是同質的,在經濟內容、計算方法、計算期等方麵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