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蓬萊宮偷看爹娘(1 / 2)

李聿勳微笑著揉揉子雲柔軟的頭發沒有說話!

小子雲舍不得從來就沒見過麵的親生母親,也對父親高宗李治十分好奇,當然更想看看那些從來就不知道長什麼樣子的哥哥和公主妹妹!

為了達成子雲的願望,香凝滿京城亂逛,晃來晃去找個轉彎處輕鬆的甩掉眼線,一轉身又溜回了皇宮!戒備森嚴又怎樣?還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別吹牛啦,沒有空間分分鍾被射成刺蝟!

想近距離觀看宮廷生活,對於年僅十六歲的子雲來說,寢宮當然是不合適的,所以香凝第一天進入空間的位置選在大明宮,當時叫蓬萊宮。

大明宮初建於公元634年貞觀八年,名永安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修建的夏宮,也就是避暑用的。公元635年貞觀九年五月,李淵病死於大安宮,夏宮的營建工程就此停手。李淵去世後,永安宮改稱為大明宮,又稱“東內”。公元662年龍朔二年,高宗染風痹,不喜歡潮濕的太極宮,大明宮得以繼續修建,並更名為蓬萊宮。自唐高宗起,先後有十七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曆時長達二百餘年。

香凝趁夜溜進蓬萊宮,挑選一處正麵直視九龍禦座的房梁,輕輕一躍就躥了上去,而且就在這個位置上鑽進空間。

高宗李治即位以後,為表勤政,把太宗時期的每三天一朝改為每日一朝。所以香凝便以為高宗李治每天都會在正殿上朝,特意選在這個位置,她是想讓子雲好好看看她的親老爹是如何君臨天下、如何八麵威風!

結果李聿勳提醒她道:“娘子,陛下不是每天都在這裏上朝,有時候是三天,也有五天、十天才會叫一次大起兒(大朝),平時都是在偏殿或者禦書房處理政務。”

李聿勳說完,拿著記載如何凝神聚氣的書轉身走了。香凝無奈的翻翻白眼,再回頭望望子雲那可憐兮兮的小眼神兒,隻好安慰她道:“沒事沒事,過幾天小姨再給你換個地方,一定讓你看個過癮!大不了咱在宮裏多住幾年……”為了孩子,香凝倒不介意這點麻煩。

空間案幾對外的影象一直開著,家裏對皇宮充滿好奇的人可不止子雲一個,不光是孩子,誰得空閑都會跑過來看個新鮮。香凝早已經不感興趣,由著一家老小在書房嘰嘰喳喳、進進出出。

李五爺偶然路過,也進來轉了一圈,走的時候搖頭晃腦的念叨:“哎!當皇帝有什麼好?不過一座黃金打造的巨大鳥籠子,哪有老夫活的逍遙自在,走啦走啦,今天還要試試能不能一次飛過河去……”看來他老人家活的還挺滋潤!

畫麵一直定在蓬萊宮的正殿,兩三天也沒見上過什麼早朝。空曠豪華、金碧輝煌的大殿除了偶爾有太監宮女做些清掃工作,實在是沒什麼可看的!家裏人新鮮勁一過,除了子雲也就沒人再過來盯著它看。

子雲為了看到皇帝親爹,除了吃飯睡覺,一直留在書房的桌案上。沒辦法,香凝總不能大白天的滿皇宮亂躥給她找皇帝老爹吧?搞不好別人會以為宮裏鬧鬼!

平時正殿裏都沒什麼人,子雲拿著一卷《三國誌》守著畫麵翻看。宮中掌燈時分,隻見幾個灑掃宮女和太監推門而入,開始進行清掃工作,這樣的清掃工作幾乎要做一整夜。

一個穿著紅白相間齊胸襦裙的微胖宮女放下水盆,沾濕抹布去擦拭看起來金光閃閃仿佛沒有一絲灰塵的九龍禦座,另外一個則饒到禦座後麵的珠簾之內。二人一前一後認真仔細的清理著禦座上的灰塵,一邊小心擦拭一邊用極低的聲音小聲交流著:“桃兒,聽說你弟弟今年參加科考?可有喜訊傳來?”

胖些的擦著禦座也用極低的聲音回道:“會試以後已經放了榜,家裏來信說小弟已經考中貢士,若是今年陛下隆恩浩蕩,興許還有機會參加殿試呢!”

“恭喜恭喜,你弟弟若是進士及第,你就可以出宮嫁人了吧?”

“還沒想好,以前弟弟年紀小又一直在念書,我進宮多年,就是回家去也未必有我的立錐之地,哎!”胖呼呼的桃兒輕輕一聲歎息。

“你出宮起碼還有弟弟可以依靠,我算是出不去了,家裏人早就死光啦……”

“留下來又能怎麼樣呢?武皇後這般厲害,誰敢接近陛下半步?就不怕屍骨無存?”桃兒語出驚人。

嚇得另外一個宮女趕緊抬頭四處張望才小心開口道:“桃兒慎言!皇後娘娘雖然嚴厲卻不曾為難咱們這些普通宮女和太監,隻要安守本分,不去接近陛下和幾位皇子,做一輩子雜役也好過出宮孤苦伶仃呀!”

“看把你嚇的!我就是那麼一說,哪兒會生出不該有的心思?當年若不是有皇後娘娘的賞賜,我弟弟又何來念書的機會?以前窮困潦倒家徒四壁,別說供弟弟讀書,就是連一方硯台也買不起啊!”桃兒也是深受武後恩惠。